欧盟的形成与发展,印证了当代历史演进的特征与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
——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下卷
材料二 美国这样做(指的是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把西欧纳入其称霸全球的战略轨道,但客观上却为西欧的经济联合开辟了道路。——王斯德主编《世界当代史》
材料三 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宣布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简称《马约》,希望将欧共体由一个经贸集团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并执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政治实体。1993年,《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历史必修一》(人民版2000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简要归纳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三,列举欧洲走向联合过程的重大史实;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主要特征。(8分)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欧洲一体化对欧洲各国和对世界格局的影响。(4分)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1:历史上,石油与国际争端密切相关。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要求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改变对以色列的庇护政策,决定利用石油武器教训西方大国。10月16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提高石油价格,第二天阿拉伯产油国减少石油生产,并对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两个月后石油价格提升了3~4倍。西欧和日本为了各自的利益和保证原油,被迫公开谴责以色列的侵略行径,对美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政策采取拒绝合作的态度,纷纷直接同阿拉伯产油国谈判签订石油贸易协定。
材料2:2006年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储量
材料3:南海的油气资源有多少?目前数据显示,南海有含油气构造200多个,油气田180个。仅在曾母盆地、沙巴盆地、万安盆地的石油总储量就将近200亿吨,是世界上尚待开发的大型油藏之一,其中一半以上的储量分布在应划归中国管辖的海域。但目前,超过1000口油井被多个东南亚国家勘探和开发,每年开采的石油超过4000万吨。可以预见,未来对南海油气资源的争夺将更趋激烈。材料1中提到“石油与国际争端密切相关”,请结合20世纪的两例史实加以说明。
据材料1、2分析,为什么西欧和日本一改追随美国的政策而与阿拉伯国家合作?
当今世界,能源之争日趋激烈,尤其是被称为“工业血液”的石油资源。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南海油气资源争夺问题解决途径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
安全理事会……注意到伊拉克悍然蔑视安全理事会,虽然联合国作出种种努力,仍拒不遵守其应当执行……的义务。
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会员国,除非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或之前……完全执行上述决议,否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
——————联合国安理会第678号决议(1990年11月29日)
请回答: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是针对什么问题而通过的?
伊拉克执行上述决议了吗?美国等国为此进行了哪些重要活动?
上述问题的最终结果如何?对美国而言有何影响?
民本思想是中国历史上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智慧的结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若民,因无恒产,则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曾云:“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正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林肯所主张的民有、民治、民享,就是兄弟主张的民族、民权、民生主义。”——《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制。——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材料四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毛泽东《论持久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孟子提出了什么主张?为实现这一主张提出了什么设想?简要评述上述内容。
(2)依据材料二,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主要来源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不同之处。
(3)据材料三,毛泽东民本思想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毛泽东提出这一思想的依据。
科技进步大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但也产生了一些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
材料二三百年前爆发了工业革命,摧毁了古老的社会,创建了一个全新的第二次浪潮文明。它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制度,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把一切事物集中组织起来,形成世界有史以来最有力量,最有向心力,最有扩张性的社会制度。
材料三 1997年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写道:“美国领导的‘沙漠风暴’行动通过摧毁伊拉克的通讯能力而一举将其击溃,由此证明那些像使用巡航导弹一样得心应手地使用奔腾处理器的勇士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
据报道,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的主要是口径为30毫米的航空炮弹和120毫米坦克炮贫铀穿甲弹。贫铀是从天然铀中提取的供核武器或核反应堆燃用铀后的废料。由于贫铀的半衰期比铀更长,可以长期破坏环境和人类的食物。在伊拉克由于贫铀弹的放射性弹片、碎屑、粉尘和氧化物的放射性长期存在,它所造成的污染将持续4000--5000年。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级大地震造成福岛一号核电站四台反应堆相继出现爆炸、泄漏等险情。截至2011年3月23日16时,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根据最新气象分析,未来三天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向福岛核电站以东海域扩散,随后扩散转向东南的太平洋海域。
福岛一号核电站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
(3)依据材料三分析科学技术在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学发展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认为,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在中国、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文化传统,他称之为“轴心时代”。其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
国别 |
人物 |
观点或名言 |
希腊 |
普罗泰格拉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苏格拉底 |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
|
知识即美德 |
||
认识你自己 |
||
中国 |
孔子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为政以德”“克己复礼” |
||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
材料二 戊戌年春,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并再版《新学伪经考》(1891年初版)。在这两本书中,康有为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并自称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
材料三 “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陈独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孔子与古希腊思想家探究对象的相似之处和各自的根本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的核心思想主张。材料二中康有为为何自称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
(3)依据材料三概括陈独秀所倡导的西方思想是什么?谈谈你对陈独秀“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这一观点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