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21日到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是快→慢→快 |
B.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是大→小→大 |
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大→小→大 |
D.南半球昼长的变化是短→长→短 |
读图中“某民居区在不同季节的景观图”(图甲、图乙)和“四地月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资料统计图”(图丙),回答下列各题:该民居区位于图丙中的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景观出现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 B.图乙景观出现时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干燥 |
C.该类民居主要是用于防御地震 | D.该景观所在地区粮食作物商品率高 |
读“非洲某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非洲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M、N两地的盛行风向分别为
A.西北风;东北风 | B.西北风;东南风 |
C.西南风;东北风 | D.西南风;东南风 |
我国古诗中有众多关于四季景色的描写。下列古诗中所描述的情景与图中等压线所示时间一致的是
A.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
B.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杜甫《夏夜叹》 |
C.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南朝齐·萧悫《秋思》 |
D.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8月7日23时45分在台湾花莲登陆,中心最大风速40米/秒,豪雨、山崩、泥石流、堰塞湖溃堤等接踵而至,200多间房屋、470余位村民消失在泥沼泽国之中,给台湾带来了史无前例的重创。请结合图回答下列各题:台风“莫拉克”是在下列图中那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的:
2009年8月我国台湾省遭受强台湾“莫拉克”袭击,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此次台湾重灾区的人员伤亡主要是由_______导致的。
A.暴雨洪涝 | B.强风 | C.风暴潮 | D.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
“莫拉克”8月9日16时20分在福建霞浦登陆, 此时受其影响浙江省不可能出现的风向是
A.西北风 | B.东北风 | C.西南风 | D.偏东风 |
图为120°经线的一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经线经过
①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②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
③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④南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甲、乙两地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①平原面积广大②季风气候显著
③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④都位于东部沿海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我国南极昆仑站位于南纬80°,东经77°附近,海拔4087米,某日这里的科考
队观察到的太阳高度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光照图与该日相符的是
A.①② | B.③④ |
C.③⑤ | D.①④ |
关于昆仑站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紫外线强度大 | B.晴天少,经常下大雪 |
C.常年刮东风 | D.考察期间经常可以欣赏美丽的极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