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将铜丝的一端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冷却后变黑。再在酒精灯上将该铜丝加热至红热状态。 如右图所示,趁热插入到试管里的氯化铵晶体中,在试管中出现白烟。冷却后取出铜丝,可看到铜丝变成光亮的紫红色。回答下列问题:
⑴解释“当红热的铜丝插入氯化铵晶体中,出现白烟”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⑵灼热的氧化铜在氯化铵中变成单质铜,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II)2008年,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实现了太空行走。在航天发射时,肼(N2H4)及其衍生物常用作火箭推进剂。
⑴N2H4·H2O能发生类似NH3·H2O的微弱电离,使溶液显示弱碱性,该电离分两步,写出第一步电离的方程式 。
⑵在实验室中,用N2H4·H2O与NaOH颗粒一起蒸馏,收集114~116℃的馏分即为无水肼。
①在蒸馏过程中不需要的仪器是 (填序号字母)。
| A.酒精灯 | B.长直玻璃导管 | C.锥形瓶 | D.冷凝管 |
E.牛角管(接液管) F.蒸馏烧瓶 G.酸式滴定管
②除上述必需的仪器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
⑶肼能使锅炉内壁的铁锈(主要成分Fe2O3)变成磁性氧化铁(Fe3O4)层,可减缓锅炉锈蚀。若反应过程中肼转化为氮气,每生成1molFe3O4,需要消耗肼的质量为 g。
A、B、C、D、E、F六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未标出)
(1)若A为短周期金属单质,D为短周期非金属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F的浓溶液与A、D反应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A的原子结
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D、F是气态单质,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则反应②(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
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常温下1g D与F反应生成B(气态)时放出92.3kJ热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D、F都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单质,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
周期,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E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
下表列出了3种燃煤烟气脱硫方法的原理。
| 方法I |
用氨水将 转化为 ,再氧化成 。 |
| 方法II |
用生物质热结气(主要成分: 、 、 )将 在高温下还原成单质硫 |
| 方法III |
用 溶液吸收 ,再经电解转化为 。 |
(1)光谱研究表明,
易溶于水的
所形成的溶液中存在着下列平衡:
据此,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 该溶液中存在着
分子
B. 该溶液中
浓度是
浓度的2倍
C. 向该溶液中加入任何足量的强酸都能放出
气体
D. 向该溶液中加入过
量
可得到
、
的混合溶液
(2)方法I中用氨水
吸收燃煤烟气中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能提高燃煤烟气中
去除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增大氨水浓度 B. 升高反应温度
C. 使燃煤烟气与氨水充分接触 D. 通入空气使
转化为
采用方法I脱硫,并不需要先除去燃煤烟气中大量的
,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法II主要发生了下列反应:







反应生成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方法III中用惰性电极电解
溶液的装置如下图所示(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阳极区放出的气体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芬必得是一种高效的消炎药,其主要成分为布洛芬,它有多种合成路线,下图所示就是一种合成方法:
已知卤代烃有如下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D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
(2)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反应;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反应。
(3)有机物C和苯酚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 A.互为同分异构体 | B.互为同系物 | C.均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 D.均属于芳香醇类 |
(4)与A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的有机物共有四种,写出除A外的其余三种结构简式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布洛芬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定量的铁粉在氯气中充分燃烧后,将所得固体完全溶于稀盐酸,制得溶液A。
(1)铁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测A中可能含有的金属阳离子:①
;②只有
;③_____________。
甲同学为探究溶液的组成,实验如下: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反应离子方程式 |
| 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 |
_____________ |
假设②不成立,假设①或③成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
(3)乙同学继续探究溶液A的组成。
查阅资料:
实验过程:另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逐滴加入酸性
溶液,充分振荡,
紫色褪去。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可能有
b. 可能无
c. 一定有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
回答下列问题:
(1)④、⑤、⑦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
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与足量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反应放出热量
,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
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
⑥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计实验探究⑧、⑨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可选用的试剂有:氯水、
溶液、
溶液、
。
请完成实验
报告单:
| 实验内容 |
现象 |
步骤一:试管1:取少量氯水:试管2:取少量 溶液,滴加少量氯水。 |
试管2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 步骤二:分别向试管1、试管2中加入试剂________,振荡。 |
试管2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
| ①试管1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该结论的原因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