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欲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成分及功能。
(1)常选取人体的 作为获取细胞膜纯净物的来源。
A.成熟红细胞 | B.神经细胞 | C.白细胞 | D.口腔上皮细胞 |
(2)将选取的材料放入 中,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3)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中 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在检测该化学成分时用的试剂是 ,实验过程中是否需要加热?
(4) 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 。
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氧气浓度为15%)、呼吸作用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了▲两种物质。
(2)影响图甲中a曲线A点上下移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图乙中细胞呼吸有关曲线的数据需在▲条件下测量。
(3)由图可知,40℃时,植物体▲(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象;而5℃时的状态可用图甲中▲(填“A、B”或“C”)点表示。
(4)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 ▲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 ▲℃最佳。
(5)图甲中光合作用强度是用CO2吸收量(mol/h)表示的,如果改为用O2的吸收量(mol/h)表示,请绘出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
某生物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加酶洗衣粉最适温度的测定”实验。下表是他们记录的不同温度除去不同污渍所需时间的对照表,请依据表中数据作答。
水温/℃ |
冷水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植物油 |
48 |
39 |
30 |
20 |
17 |
11 |
12 |
20 |
蓝墨水 |
93 |
86 |
80 |
72 |
68 |
67 |
81 |
105 |
奶渍 |
48 |
43 |
28 |
12 |
6 |
4 |
12 |
17 |
(1)要达到最佳洗涤效果,使用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
(2)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加酶洗衣粉对衣物上的▲的洗涤效果最佳,
对▲的洗涤效果最差,其原因是▲。
(3)羊毛、蚕丝等织物▲(填“能”或“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因为▲。
“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
标记数/只 |
雌性个体数 |
雄性个体数 |
|
初捕 |
32 |
32 |
14 |
18 |
重捕 |
36 |
4 |
18 |
18 |
(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公式。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编。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一种鼠),平均每100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量与田鼠的比例关系为。
(5)该研究机构还对这一地段中的蒲公英进行了取样调查,得到下表所示数据:
样方 |
X1 |
X2 |
X3 |
X4 |
X5 |
X6 |
X7 |
X8 |
种群密度(株/m2) |
3 |
7 |
15 |
2 |
4 |
9 |
8 |
4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种群密度为6.5株/m2 | |
B.用此方法求得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应完全相同 | |
C.再重新选一次样方,所得的结果与这次应相同 | D.此方法为标志重捕法 |
如图所示,科研小组用60Co照射萌发的棉花种子,当代获得棕色(纤维颜色)新性状,自交I代获得低酚(棉酚含量)新性状。已知棉花的纤维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棉酚含量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1)两个新性状中,棕色是 ▲性状,控制该性状基因的出现是_ ▲的结果。
(2)当代棕色、高酚的棉花植株基因型是 ▲。棕色棉抗虫能力强,且该地区限制使用杀虫剂,因此可以预测未来棉花种群中,棉花纤维颜色的基因型频率最高的是 ▲。
(3)棕色棉抗虫能力强,低酚棉产量高。为获得抗虫高产棉花新品种,研究人员将I代中棕色、高酚植株连续自交,从中得到纯合棕色、高酚植株。请你利用该纯合体作为一个亲本,再从I代中选择另一个亲本,尽快地选育出抗虫高产(棕色、低酚)的纯合棉花新品种(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示)。 ▲
根据下列课本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①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 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③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④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
⑤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⑥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
⑦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1)在上述实验中,需要加热的实验有 ▲;需要用到显微镜的实验有 ▲ ;
(2)实验中①酒精的作用是 ▲;实验⑤中酒精的作用是 ▲ 。
(3)由于实验材料或试剂所限,有时候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各项处理错误的是 ▲ 。
A.实验②中,用甘蔗汁代替梨汁 | B.实验③中,用豆浆代替稀释蛋清液 |
C.实验⑤中,可用丙酮代替酒精 | D.实验⑥中,用醋酸洋红溶液代替龙胆紫液 |
(4)实验④如果选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滴加质量浓度为0.075克/mL的胭脂红溶液(胭脂红是一种水溶性的大分子食用色素,呈红色),观察到了质壁分离现象(如下图1),则下图1中A区域的颜色为 ▲色,B区域的颜色为 ▲色。
(5)同学A做实验⑤后,绘制了甲乙丙丁四种色素在滤纸上的分离情况(如下图2),据图分析,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 ▲ ;同学B由于研磨绿叶过程中漏加了某药品或试剂,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如下图3),该同学漏加的药品或试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