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近地面风向轨迹图,④是稳定风向,回答:
试比较②、③二地的风力大小:
| A.②>③ | B.②<③ | C.②=③ | D.不能确定 |
有关④地风向,正确的是:
| A.西风 | B.东风 | C.东南风 | D.西北风 |
近年来,河口口岸逐渐成为越南荔枝等水果集散地。越南荔枝具有个大、皮薄、核小、价格较低、上市较早的优点,深受中国消费者欢迎。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与我国相比,越南荔枝上市早的主要原因是()
| A.种植经验丰富 |
| B.距离市场较近 |
| C.纬度低,热量条件好 |
| D.全球气候变暖 |
与其周围城镇相比,河口成为越南荔枝等水果集散地的原因是()
| A.水运便利,水源充足 |
| B.人口众多,消费能力强 |
| C.城镇等级高,服务种类多 |
| D.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 |
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温度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
| A.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
| B.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
| C.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
| D.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
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
| 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 |
| C.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
| 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
下图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的变化(单位:km2)。读图回答下列下列问题。
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 | B.地壳抬升 |
| C.流水搬运 | D.风力侵蚀 |
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
| A.冰川侵蚀作用增强 | B.绿洲面积增大 |
| C.干旱程度加剧 | D.流域面积扩大 |
下图中四地位于同一大陆西岸沿海低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四地位置最南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四地气候特征大致相同的两个地区是()
|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2013年9月中旬,江浙地区一般进入秋季(如果连续10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则被认为进入秋季)。读苏州这年9月中下旬几日的天气状况表,回答下列问题。
| 日期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 高低气温 |
23℃ |
23℃ |
24℃ |
25℃ |
25℃ |
27℃ |
28℃ |
28℃ |
28℃ |
25℃ |
| 最高气温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8℃ |
30℃ |
| 天气 |
晴 |
晴 |
晴 |
晴 |
晴 |
晴 |
晴 |
晴 |
晴 |
阴 |
| 风力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较强偏北风 |
这年9月17~25日,苏州日温差的大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 A.日温差增大,天气状况 |
| B.日温差降低,海陆状况 |
| C.日温差增大,风力状况 |
| D.日温差增大,地面状况 |
此段时间,苏州地区()
| A.开始进入秋季 |
| B.气温变化与风向、风力无关 |
| C.阴晴变化与“副高”北移有关 |
| D.26日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