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某岛屿上相互隔绝的甲、乙两个水潭中,都生活着小型淡水鱼——虹鳉。研究发现,甲中的虹鳉(天敌是狗鱼,以大而成熟的虹鳉为食)比乙中的虹鳉(天敌是花鳉,以幼小的虹鳉为食)常常早熟,即在体重较低时就能繁殖后代。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两个虹鳉种群中都有成熟早或晚的变异类型,这是进化的前提条件
B.甲中的早熟型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繁殖后代,因而种群中早熟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
C.因为甲、乙中的两个虹鳉种群存在地理隔离,所以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
D.若将甲中的虹鳉和乙中的花鳉转移到一个新水潭中共同饲养,多年后虹鳉成熟个体的平均体重将会增加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可以自由组合
D.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下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② B.雌、雄配子在③过程随机结合
C.M、N和P分别为16、9和4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

AaBB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有关子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纯合子占1/6
B.杂合子占5/6
C.AABB基因型的个体占子代的1/8
D.aabb基因型的个体占子代的1/8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该实验结果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F1产生配子时,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且其比例为1:1
B.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C.显性遗传因子对隐性遗传因子有显性作用
D.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狗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研究发现,多对黄狗交配,后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狗,其余均为黄狗。由此推断合理的是

A.狗的黑色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B.后代黄狗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C.黄狗为显性且存在纯合致死现象 D.黄狗与黑狗交配,后代中黄狗约占1/3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