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将煤焦油中的苯、甲苯和苯酚进行分离,可采用如下图所示方法和操作:

(1)写出物质①和⑤的分子式:  ①                  ⑤                   
(2)写出分离方法②和③的名称:②                   ③                   
(3)下层液体④通入气体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分离出的苯酚含在                              中(填编号)。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晶体中最基本的重复单元称之为晶胞。NaCl晶体的晶胞如右图所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手段越来越多,测定精确度也越来越高。现有一简单可行的测定方法,具体步骤如下:①将固体食盐研细,干燥后,准确称取m gNaCl固体并转移到定容仪器A中。②用滴定管向仪器A中加苯,并不断振荡,继续加苯至A仪器的刻度线,计算出NaCl固体的体积为VmL。回答下列问题:
⑴步骤①中A仪器最好用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⑵能否用胶头滴管代替步骤②中的滴定管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⑶能否用水代替苯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经X射线衍射测得NaCl晶胞中最邻近的Na+ 和Cl- 平均距离为a cm,则利用上述
方法测得的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表达式为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法 B.加热分解 C.结晶法 D.分液法 E.蒸馏法 F.过滤法

⑴从碘的水溶液中提取碘:
⑵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获得硝酸钾:
⑶分离水和油的混合物:
⑷分离CCl4(沸点:76.75℃)和甲苯(沸点:110.6℃)的混合:

(12分)同学们课外探究酸的性质活动中将以下8个实验分为三组进行(如下图所示)。

(1)这8个实验是如何分组的?请写出各组的试管编号: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你认为如此分组的依据是:
(2)写出试管②⑤的实验现象及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3)请作为课外活动小组成员,根据实验及现象的分析、比较,归纳出的结论(至少答3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配制 220 mL 0.100 mol·L-1 Na2SO4溶液的几个关键实验步骤和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E中将一玻璃仪器上下颠倒数次,该仪器的名称是,规格
(2)步骤B通常称为转移,步骤A通常称为
(3)将上述实验步骤A→F按实验过程先后次序排列
(4)下列操作对所配制溶液浓度的影响:
样品溶解后未冷却就直接转移到容量瓶中,并马上进行配制,
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大约1mm, 。(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1).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写有以下操作和实验数据,其中合理的是 (填编号)_______________。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食盐
  ②用量筒量取5.62mL某浓度的盐酸
  ③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值为3.5
  ④滴定某未知浓度的盐酸用去23.15mLNaOH标准溶液
  ⑤用500mL容量瓶配制250mL0.1mol/LNa2SO4溶液
  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5.00mL已知浓度的KMnO4溶液
(2)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A逐滴加入B中

①若A为浓硫酸,B为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片状单质,其在常温下难与水反应;C为品红溶液,实验中观察到溶液褪色,则B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B与浓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往烧杯中加入沸水,又可观察到试管C中的现象___________。
②若B是生石灰、实验中观察到C溶液先形成沉淀,然后沉淀溶解,当溶液恰好澄清时,关闭E,然后往烧杯中加入热水,静置片刻,观察到试管壁出现光亮的银镜,则A是_______(写名称),C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与葡萄糖的混合液。仪器D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