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线为地球表面的一半圆弧,回答:若MN线位于同一经线圈上,五一期间,M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达90°,则
A.M点比N点的线速度大 | B.M、N位于同一纬线上 |
C.M与N的纬度值相等 | D.M、N可能在同一经线上 |
若MN线位于晨昏线上,M点的地方时为20点,则
A.M点昼长小于N点昼长 | B.N点日出的地方时是4点 |
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 D.M点的区时比N点的区时早l2时 |
若MN线位于60°N纬线上,6月22日晨昏线与M点的距离最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的太阳高度为6.5° | B.N点的太阳高度为53.5° |
C.M点处于昼半球 | D.N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
若MN线为地球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上的两条日期分界线,MN的上侧为6日,下侧为7日,则
A.北京时间为6日8时 | B.M点的经度为180° |
C.伦敦夕阳西下 | D.悉尼港灯火通明 |
下面关于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有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
B.参与新、马、泰十五日旅游,这属于人口迁移的范畴 |
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 |
D.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至少应在500千米 |
下列关于我国人地矛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幅员辽阔,各种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居世界前列 |
B.由于人口的增长,我国可耕地总量会增多 |
C.我国淡水资源丰富,人均淡水占有量为世界人均的2倍 |
D.我国人地矛盾已十分突出,所以要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政策 |
读“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图”,完成小题。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在
A.产业革命后 |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D.20世纪20年代后 |
关于各阶段人口增长趋势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各阶段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与其他因素无关 |
B.人口增长的变化除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外,也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关 |
C.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世界各国的人口政策 |
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
由图可知,今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量将
A.基本持平 | B.差距继续扩大 |
C.差距有所减小 | D.变化不大 |
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数量 | B.科技发展水平 |
C.消费水平 | D.人口受教育水平 |
下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回答小题。表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 B.④③②① |
C.④①②③ | D.③②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