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设直尺从开始自由下落,到直尺被受测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离h,受测者的反应时间为t,直尺下落的加速度为9.8m/s2,现有A、B、C三位同学相互测量的反应时间,他们测量开始时手所在位置如图所示,受测者在刻度尺上得到下列数据(单位:cm,计算结果可保留根号)。
学生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A |
23 |
17 |
15 |
B |
25 |
20 |
22 |
C |
21 |
16 |
12 |
请问:(1)A、B、C三位同学,反应最快的是 同学。
(2)就A同学而言,他最快的反应时间是 s。
如图所示的电场线是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电场线。A 、B、C三点的场强EA, EB, EC的大小关系是,A, B, C三点的电势的大小关系是。
物体从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第1 s内就通过了全程的一半,再经过s时间会落地,全程共用时间为s.(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5 s后做匀速运动,最后2 s的时间使质点匀减速到静止,则质点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m/s,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m/s2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另一端系着绳套B、C(用来连接弹簧测力计)。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在实验中,如果只将细绳换成橡皮条,其他步骤没有改变,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改变?答:。(选填“变”或“不变”)
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 B.等效替代法 | C.控制变量法 | D.建立物理模型法 |
如图所示,两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a、b两小球用细线连接,上面是一根轻质弹簧,a、b两球的质量分别为m和2m,在细线烧断瞬间,a球的加速度为,b球的加速度为。(取向下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为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