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1919年的八年里,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有600多家,新增资本大约13000万元,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其内因主要是
|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
| C.各种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 |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我国古代一著名思想家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他最有可能是()
| A.董仲舒 | B.朱熹 | C.李贽 | D.王守仁 |
“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下列认识不正确的()
| A.“统一思想”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
| B.“统一思想”巩固了中央集权 |
| C.“一种书”指儒家经典 |
| D.“利禄”指通过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
学者雷海宗指出:春秋时代的战争都有各种繁文缛节,大国相互之问并无吞并的野心,对小国也多只求服从,不求占领。到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在乎攻灭对方。这种变化说明()
| A.分封制进一步崩溃 |
| B.宗法制崩溃 |
| C.“仁政”思想消失 |
|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
有人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自大航海时代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全球化进展。该观点的提出是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 A.以美元作为全球通用货币 | B.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
| C.消除了各国的贸易壁垒 | D.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
1948年,美国在巴黎举办了“和平之车”、“美国家庭”和“我们正在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活”等一系列巡展,在西欧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此举意在
| A.配合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B.缓和两极对峙的紧张局势 |
| C.应对欧洲一体化的趋势 | D.策划建立北约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