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材料描绘的最有可能是哪个时期人们过中秋节的情景
| A.汉朝 | B.唐朝 | C.宋朝 | D.明朝 |
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
| A.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 | 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
| C.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 | D.实现三大改造改造 |
1983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这说明
①中国的棉布生产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②中国当时已经全面达到了小康社会水平
③中国已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④政府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 A.①② | B.②③ |
| C.②④ | D.③④ |
“我数千年历史之蚕桑事业,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胜利后之压迫榨取也!吾民何辜,惟此浩劫!”文中所言压迫榨取者主要是指
| A.外国资本主义 | B.封建专制主义 |
| C.官僚资本主义 | D.闭关锁国政策 |
以下是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统计资料( 1872 一 1913 年)
该材料不能够说明
| A.19 世纪 70 年代中国已经出现官僚资本 |
| B.近代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 |
| C.甲午战争后近代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 |
| D.近代民族工业技术力量薄弱 |
设想你是一位19世纪70年代投资企业的人,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于
| A.重工业 | B.轻工业 |
| C.农业 | D.军事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