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也是当前中国社会直面的热点话题。近年来,中国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据统计,中国菜有183个城市正在规划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谋划着“超常规发展”的蓝图。于是没有条件的城市就出现了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GDP至上的“政绩工程”,盲目布局的基础设施,脆弱资源的过度开发等等。在中国城市的发展中一直面临着两种方向性的选择——作为市民生活的归属地的城市和作为地方政府经营对象的城市,而大部分城市往往罔顾居民的呼声而让后者占据了主导地位。
材料二:197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大约是17.9%,到2009年这一数据已达到46.6%,有6.2亿—6.3亿人口居住在城市。加速城市化进程是国人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个 时期中国城市化发展速率是世界同期平均速度的两倍左右。“十二五”规划中城市化率将突然袭击破50%,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5%左右,各类城镇人口将新增3亿人。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理为22978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533万人。随着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市,而社会保障与城市管理水平却没有能够及时跟进,普遍的城市文明意识没有建立,使城市本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外来人口的生活舒适度也受到很大影响。和以往对城市的向往不同,人们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一些困惑和思考。
(1)从经济常识的角度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财政可以起到哪些作用?
(2)分析材料一,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在城市建设中我国政府应注意哪些问题?
(3)请结合材料二,从认识论角度阐述该如何理解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共16分)材料一:2011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在2011年要做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有效管理市场流动性,大力发展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要加强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的工作;要做好扩大就业,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工作;要做好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在全社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等工作。
材料二: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中央果断出手,从中央到地方纷纷采取平抑物价,力度之大前所罕见。调控立竿见影,尤其是前期游资介入炒作的部分品种,价格回落幅度相当明显。
(1)结合材料一,利用政府职能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政府上述做法的认识。
(2)材料二体现了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有哪些表现?

中共中央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中通过了“十二五”规划建议。在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之前,中共中央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制定方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15分)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9月2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工作。会议指出,职业培训是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的主要途径,是促进和稳定就业的有效措施,必须以服务就业和经济发展为宗旨,坚持城乡统筹、就业导向、技能为本、终身培训的原则,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全面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为促进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持。
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政府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政治生活依据。(15分)

材料一:国家发改委2010年10月9日正式公布了《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从9日起至本月21日,社会各界可以通过信函、传真或网络等方式,对该《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和建议。
材料二:《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各地在制定居民阶梯电价实施方案过程中,要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对阶梯电价的实施范围、档次划分、户数认定等方面进行认真论证。实施方案形成后,应按《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规定进行价格听证后实施。
(1)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公民通过哪些方式参与民主决策?
(2)材料二体现辩证唯物论的哪些道理?

“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科学发展,联系广东的实际就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强调,幸福在老百姓的眼中像花儿一样,各级党委应承担责任,要创造花儿生长的环境和条件,要提供阳光、空气、土壤。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各级党委在建设“幸福广东”中应承担什么责任。(9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