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CO2 (SO2)——通入足量的KmnO4溶液中
B.CuO(C)——直接在空气中加热
C.NaHCO3溶液(NaCO3)——通入过量CO2
D.Cl2 (HCl)——用排饱和NaCl溶液收集气体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
B.检验铁粉与水蒸气反应产生的氢气 |
C.配制200 mL 0.10 mol · L-1盐酸 |
D.分离两种互溶但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执行“限塑令”主要是为了节约资源 |
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蛋白质溶液与葡萄糖溶液 |
D.工业生产硫酸中,建立高烟囱可以降低地面SO2的浓度,减少空气污染 |
1.52g 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 密度为1.40 g/mL、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120 mL(折算到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 mol/L 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 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
B.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 mol/L |
C.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80% |
D.得到2.54 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00 mL |
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沉淀并灼烧,得到1.6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A.至少存在5种离子 |
B.Cl— 一定存在,且c(Cl―)≥0.4mol/L |
C.SO42―、NH4+、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 |
D.CO32―、Al3+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 |
足量下列物质与等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 | B.稀硫酸 | C.盐酸 | D.稀硝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