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有关中和滴定的操作有:①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 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④滴定 ⑤洗涤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
| A.⑤①②③④ | B.③⑤①②④ | C.⑤②③①④ | D.②①③⑤④ |
Ⅱ.氧化还原滴定实验同中和滴定类似(用已知浓度的氧化剂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还原剂溶液或反之)。现有0.001mol·L-1KMnO4酸性溶液和未知浓度的无色NaHS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MnO4-+5HSO3-+H+= 2Mn2++5SO42-+3H2O
填空回答下列问题:
(1)不用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盛放高锰酸钾溶液。
(2)选何种指示剂 。(填序号)
①甲基橙 ②酚酞 ③石蕊 ④不用指示剂
(3)滴定前平视KMnO4液面,刻度为a mL,滴定后俯视液面刻度为b mL,则
(b-a)mL比实际消耗KMnO4溶液体积 (填“多”或“少”)。根据(b-a)mL计算得到的待测液浓度,比实际浓度 (填“大”或“小”)。
(4)无论是KMnO4溶液往NaHSO3溶液中滴,还是NaHSO3溶液往KMnO4溶液中滴,在其他操作正确规范的前提下,下列操作一定会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填序号)
①取用NaHSO3溶液的滴定管未用待测NaHSO3溶液润洗
②取用KMnO4酸性溶液的滴定管未用标准KMnO4酸性溶液润洗
③滴定过程中不慎有液体溅出
④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平视读数
某化学实验小组
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SO2。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液体未流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Cl2,其反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Cl2 +2H2O请指出该反应中的液体反应物在反应中所表现出的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出现的现象是: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按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那样。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 CuSO4·5H2O及纳米材料G,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溶液A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从下列所给试剂中选择:实验步骤中试剂①最佳为_____(填代号)。
a. KMnO4 b. (NH4)2S c. H2O2 d. KSCN
向溶液
B中加入CuO的作用是。
⑵由溶液C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 、过滤等操作。除烧杯、漏斗外,过滤操作还用到另一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 。
⑶写出制备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若实验过程中有氨气逸出,应选用下列 装置回收(填代号)。
⑷欲测定溶液A中Fe2+的溶液,可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取用KMnO4标准溶液应使用。取A溶液稀释一定倍数后,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终点现象为。
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
(1)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冰醋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浓硫酸的作用是 ;
(2)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三套实验装置:
请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种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应选择的装置是(选填“甲”或“乙”)。丙同学设计了丙装置,用球形干燥管代替玻璃管,除了起到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
(3)试管②中饱和Na2CO3的作用除了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外,还可以。
(4)从试管②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实验操作是。
(5)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
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
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 。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Na2CO3和NaHCO3的混合溶液(以下简称“样品溶液”)的组成进行探究。请按要求完成下列研究报告。
[资料获悉]36.5%的浓盐酸的密度为1.19 g·cm-3。
[探究思路]用1.00 mol·L-1的稀盐酸测定样品溶液的组成。
[实验探究]用36.5%的浓盐酸配制100 mL 1.00 mol·L-1的稀盐酸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
取20.0 mL样品溶液不断加入1.00 mol·L-1的稀盐酸,加入盐酸的体积和产生的现象见下表。
| 反应阶段 |
I |
II |
III |
| 盐酸体积x/ mL |
0<x≤10.0 |
10.0<x≤40.0 |
x>40.0 |
| 现象 |
无气体 |
有气体 |
无气体 |
第I阶段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样品溶液中c(CO32-)=。
[交流讨论]
(1)如果将2.85 g 某Na2CO3和NaHCO3的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制成溶液,然后逐滴加入1.00 mol·L-1的稀盐酸并充分反应,若第I阶段消耗盐酸的体积为15.0 mL,当滴加到45.0 mL时,反应的第II阶段结束。则此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2)有同学认为,测定Na2CO3和NaHCO3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完全不必将混合物配制成溶液,也不必要使用其他反应试剂,即可达到目的,则此时实验的主要操作方法的名称
是称量和,在实验中需要测定的数据有。
关于“铝热反应”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又已知Al、Fe2O3、Al2O3、F
e的熔点和沸点,如下表所示:
(1)某同学推测,铝热反应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铝铁合金。理由是:该反应放出的热能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的低,放出的热也可使铝熔化,此时液态的铁和铝形成铝铁合金。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释合理吗?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熔融物中含有金
属铝,并填写下列表格:
| 所用试剂 |
|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
|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欲溶解此熔融物,下列试剂中最好的是_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MgCl2溶液 | B.稀硫酸 | C.浓硝酸 | D.NaOH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