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田亩制度》关于土地公有和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之所以是一种空想,其根本原因是
| A.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实现平均分配是不可能的 |
| B.当时军事斗争紧张,不具备实现该理想社会的客观环境 |
| C.太平天国领导人在建立政权后忙于争权夺利,顾及不到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 |
| D.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使其理想社会失去了实施的可能性 |
下图是一位晚清乡村知识分子在 1893年的日记,这说明了当时
| A.“开眼看世界”得到广泛认同 |
| B.传统抑商观念趋于弱化 |
| C.作者认同实业救国思潮 |
| D.民族工业迎来黄金时期 |
唐甄在《潜书》中写道:“人君之尊,如在天上,与帝同体。”其结果是“臣日益疏,智日益蔽。”而公卿们也因为“罕得进见,”往往“于斯之时,虽有善鸣者,不得闻于九天;虽有善烛者,不得于九州。”针对这一问题当时思想家提出的对策是
| A.天下之大害,君而已矣 | B.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
| C.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 D.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
将“贪官酷吏,肆虐为奸;民为困穷,恣肆交作”等现实问题归因为“良知之学不明”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 A.孔子 | B.朱熹 |
| C.王阳明 | D.顾炎武 |
韩国电视剧《大长今》的播出使中医再度蜚声海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 |
| B.《伤寒杂病论》是重要药典 |
| C.中医创立了针灸疗法 |
| D.《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
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实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 “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他认为行省制度在元代
| A.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 |
| B.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
| C.导致了地方割据 |
| D.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