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①氢氟酸;②浓H2SO4;③烧碱溶液;④Na2CO3固体;⑤氧化钙;⑥浓HNO3,其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SiO2反应的有
A.①②⑥ | B.全部 | C.①③④⑤ | D.②③⑥ |
混合下列各组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加热蒸干产物并在300℃灼烧至质量不变,最终残留固体为纯净物的是
A.向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溴水![]() |
B.将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KAl(SO4)2与Ba(OH)2溶液以体积比1:2混合![]() |
C.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
D.等物质的量的NaHCO3与Na2O2固体混合物共热![]() |
下列化学反应式错误的是
A.钢铁腐蚀时可能发生的反应(正极):2H2O+O2+4e![]() ![]() ![]() |
B.明矾发生水解的离子方程式:Al3++3H2O![]() ![]() |
C.向KH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pH=7:![]() ![]() ![]() |
D.1L0.5mol/L稀硫酸与1L1mol/L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57.3kJ的热:![]() |
2001年报道硼和镁形成的化合物刷新了金属化合物超导温度的最高纪录。如图所示为该化合物晶体的结构单元: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且棱柱的上下底面还各有一个镁原子;6个硼原子位于棱柱内。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MgB | B.MgB2 | C.Mg2B | D.Mg3B2![]() |
食品保鲜膜按材质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等种类。PVC被广泛地用于食品、蔬菜外包装,它对人体有潜在危害。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PVC保鲜膜属于链状聚合物,在高温时易熔化,能溶于酒精
B.PVC单体可由PE的单体与氯化氢加成制得
C.鉴别PE和PVC,可把其放入试管中加热,在试管口放置一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如果试纸变红,则是PVC;不变红,则为PE
D.等质量的聚乙烯和乙烯燃烧消耗的氧气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