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四川盆地等高线略图,右下图是重庆市气温降水柱状图。
材料二 四川盆地历史上就是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盆地平均人口密度达到400人/km2以上,属于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材料三 重庆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本区最大的工业中心,地处河流交汇处是其早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由于该地地形起伏,河流交错,形成了一个分散式的城市。重庆市略图
(1)该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高,原因是2分
(2)图示地区的中等城市分布规律
(3)根据重庆的发展可以推测,其主要的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A~D中的 点,判断依据是
(4)图中甲所示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这里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简述这类问题对当地有什么影响。
(5)2008年5月汶川发生强烈地震,下列措施有助于减轻灾害影响的是( )
A.加强地震研究,建立地震监测、预报和预警机制 |
B.工程建设中要尽可能避开断层、陡崖 |
C.普及防震抗震知识,提高公民防震意识 |
D.在地震多发区禁止建设水库、桥梁等大型工程 |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6年9月份中国原油进口量创历史纪录,月进口量飙升到1 346万吨,比2005年9月增长了24%。
材料二中国石油中长期供需平衡表单位:Mt(百万吨)
年份 |
2000 |
2010 |
2020 |
2030 |
2040 |
2050 |
国内需求 |
200 |
300 |
400 |
450 |
480 |
500 |
国内供给 |
160 |
170 |
180 |
150 |
130 |
100 |
供需缺口 |
40 |
130 |
220 |
300 |
350 |
400 |
材料三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的石油年进口量超过50Mt时,国际市场行情的变化就会影响这个国家的经济运行;超过100Mt,该国家就应该采取有力措施,来保证能源安全。
(1)到2010年,我国石油的供需缺口将达到Mt。目前能源消费结构中,世界第一大能源是,我国第一大能源是
(2)从能源开发利用的角度分析,我国应如何保证能源安全?
(3)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必然引起能源的区域调配。①我国当前能源区域调配的工程包括
②分析我国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下表是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对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越多,代表危害越严重)。
环境问题 省级行政区 |
A类 |
B类 |
C类 |
D类 |
广东 |
●●●● |
●● |
● |
●● |
四川 |
●●● |
● |
● |
●●● |
新疆 |
●●●● |
●●● |
● |
|
山西 |
● |
●● |
●●●● |
●●●● |
材料二:我国空气质量周报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形式报告。API越大,表示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越差。监测的项目主要有:TSP --总悬浮颗粒物、SO2--二氧化硫、NOx--氮氧化物等。下表为我国冬季某日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指标资料。
质量指标 城市 |
污染指数 |
主要污染物 |
空气质量等级 |
太原 |
130 |
TSP |
3(1) |
深圳 |
132 |
NOx |
3(1) |
珠海 |
58 |
TSP |
2 |
重庆 |
128 |
SO2 |
3(1) |
(1)材料一中,B类对应的环境问题是,这类问题在新疆严重的自然原因。D类对应的环境问题是 ,这类问题在山西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2)材料二中,重庆空气污染类型是,人为原因是 ,这类污染在太原比较轻,主要自然原因是;。
(3)目前减少城市酸雨产生可采用的有效措施有哪些?(2分)
近些年,长江流域洪灾频发。请结合图12和图13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两图所示问题与长江流域洪灾频发的关系。
(2)列举改变洞庭湖面积变化趋势的对策。
读表格材料,回答问题。
(1)据表推断,我国农业生产受寒潮灾害最严重的季节。
(2)分析寒潮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和有利影响。
【地理——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09年10月16日20:00点,第十一届全运会在济南开幕。开幕式的主题从“山—水—人”到济南的“泉—荷—柳”,再到变奏的《沂蒙山小调》,山东元素被运用得淋漓尽致。
(1)“山—水—人”是山东省一条重要的旅游线路,请分析其优势条件。
(2)简要说明全运会对济南旅游业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