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呼出气体中主要含有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为验证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某兴趣小组利用下面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
①呼出气体通过装置A可观察到 ,目的是 ;
②随反应进行,装置中铜网逐渐变为黑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装置D出现白色浑浊,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 ;
④E装置的作用是 ,尾气的主要成分是 。
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准备了长木板一块、木块一个、砝码若干、弹簧测力计、棉布、毛巾等器材,实验操作如下:
(1)将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木块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着木块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则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 ,方向_____(选填“水平向右”或“水平向左”)。
(2)下表是某实验小组的实验过程和数据记录
实验次数 |
接触面 |
压力 |
摩擦力 |
1 |
木块与木板 |
|
|
2 |
木块与木板 |
|
|
3 |
木块与木板 |
|
|
4 |
木块与棉布 |
|
|
5 |
木块与毛巾 |
|
|
①分析比较1、2、3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的条件下,滑动摩擦力随压力的增大而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②分析比较3、4、5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_____(选填“大”或“小”)。
(3)本实验主要用到的实验方法是_____。
A. |
转换法 |
B. |
控制变量法 |
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小明利用可调电压电源(可调为 之一)、 个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 )、滑动变阻器( )、电压表和电流表做了如下实验:
(1)他根据图甲所示电路图连接成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其中只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这根导线上打“×”,并用笔重新画一根正确连接的导线。(连线不要交叉)
(2)改正图乙电路后,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端。
(3)实验时小明设计了如下表格,通过表格可以看出,他的实验目的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_____的关系。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
|
|
|
|
|
|
(4)小明将电源电压调为3V时,按(3)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
①图丙是第2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示数为_____ 。
②当其中某个定值电阻接入电路时,无法满足实验条件,这个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 。
(5)小明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了如图丁所示的图象,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
【拓展】小红利用现有器材又做了下面的实验:
①按图甲连接电路,将电源电压调到某个值,在电路安全条件下闭合开关,移动滑片直到电压表示数为 。
②保持滑片不动,换接入另一个定值电阻,调节电源电压,在电路安全条件下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恰好为 。通过以上实验现象可以推断: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_____ 。
小明在做“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时,利用一套器材依次完成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甲、乙图中长木板正面朝上,丙图中长木板反面朝上,长木板的反面比正面粗糙。
(1)小明提出如下猜想: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如果小明要验证猜想①,他应该选择_____两图所示的实验来操作;如果小明要验证猜想②,他应该选择_____两图所示的实验来操作。
(2)实验中,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这是利用了_____的知识。
(3)小明分别对猜想①②进行了实验验证。在图甲、丙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在图乙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丁所示,示数为_____ 。
小明多次实验后得出结论:接触面所受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许多情况下摩擦是有用的,人们常常设法增大它。请写出一个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实例:_____。
(5)实验后,小明和同学们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改进了实验方案,设计了如图戊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弹簧测力计固定不动、木块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不拉木块,改为拉动长木板,使长木板与木块相对运动。再次验证了猜想①②得出相同结论。针对实验改进,同学们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选填序号)。
A. |
改进后,拉动长木板时不必保持匀速运动,更易于操作 |
B. |
改进后,测力计示数较稳定,容易读出正确的数值 |
C. |
改进后,木块稳定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小于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 |
如图是小明做“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小明通过观察_____来判断电路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
(2)小明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 次操作,其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_____(选填所有符合要求的操作序号)。
(3)完成实验后,小明认为实验现象不太明显,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措施:_____。
(4)利用“磁生电”工作的装置有_____(选填“电铃”“扬声器”“动圈式话筒”或“电磁起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