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网站首页,页面设置了三项链接:历史背景、重要人物、历史文献。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适合的是( )
A.鸦片战争 |
B.天国兴衰 |
C.洪秀全 |
D.《天朝田亩制度》 |
下图是徐悲鸿所画奔马。徐悲鸿曾赴欧洲学习写实的专业绘画技法,从中他发现了根治中国画之重复、模仿的方法。然而,在巴黎和柏林学习了八年之后,他又重新回到运用中国艺术体裁、注重吸收中国传统画法以完善绘画风格的老路上来。徐悲鸿的创作历程表现了
A.中西方绘画技法相互融合 | B.文化爱国者抵御外国影响 |
C.文化交流中的全球化趋势 | D.中西方绘画技法难以融合 |
唐朝学者吕总《续书评》中评价一位书法家的作品时说:“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宋代朱长文《续书断》则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该书法家是
A.钟繇 | B.怀素 | C.欧阳询 | D.苏轼 |
明永乐九年(1411)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
A.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的治国理念 | B.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 |
C.文化专制开始影响了市民生活 | D.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基础 |
《华西都市报》2013年12月17日报道:成都老官山汉墓考古取得重要发现。墓葬内发现920支医学竹简,部分医书极有可能是失传了的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4台蜀锦提花机的模型,是第一次出土完整的西汉织机模型,填补了我国丝绸纺织技术的考古空白。对以上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汉时期成都地区的丝织业很发达 |
B.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西汉有关历史的认识 |
C.西汉时成都地区的中医学全国领先 |
D.考古发现说明了当时主要书写材料是竹简 |
“一只船桨能翻出万顷波涛,一支鞭高扬走进金戈沙场,空荡荡的舞台能穷尽十八相送,一个圆场,一场趟马,就是‘人行千里路,马过万重山’”。这种表现形式属于
A.小说的浪漫风格 | B.戏曲艺术的虚拟化 |
C.说书人的随性夸张 | D.绘画的意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