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
一 鹭 图 唐•刘 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1、诗中“雪衣公子”指的是什么?
2、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描绘的是怎样一个形象?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展现这一形象?请作简要分析。
3、这首诗歌托物言志,说说作者借这个形象抒发了什么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①
韦庄②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③。
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却愁宴罢青娥④散, 扬子江头月半斜。
【注】①此诗是诗人参加周宝的盛大宴会,有感而作。其时周宝为镇润州的镇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中堂,大厅。②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五代前蜀诗人。韦庄曾经家陷黄巢兵乱,身困重围,又为病困,写作此诗时正值黄巢兵乱。③吴娃:吴俗谓好女为娃。④青娥:指年轻貌美的女子。全诗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沈德潜评此诗颔联时说:“只是说人间富贵,几如海上神仙,一用倒说,顿然换境。”请你结合沈德潜的评价对颔联作简要赏析。
试分析尾联“愁”的具体内容?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采 莲 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采莲曲二首(其一)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注:①飐风:在风中颤动②搔头:指簪子
③罗裙:丝绸制作的裙子。④芙蓉:即荷花白居易与(人名)世称“元白”,发起“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两首《采莲曲》都塑造了可爱的采莲少女形象,试分析两诗采莲女形象的差别。
结合诗句简析两首诗塑造形象艺术手法的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秋思赠远(其一)
工涯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两首诗分别是以什么人的口吻来写的?(2分)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包含两重对比,请具体说明。(4分)
“漫漫轻云露月光”和“唯看新月吐蛾眉”都写到月亮,各有什么作用?(4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采桑子①
欧阳修
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②。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
归来恰似辽东鹤③,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注] ①欧阳修从被贬谪外郡到重新起用、历任要职(担任过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高级军政、行政职务),到再度受黜,最后退居颍州(安徽阜阳)。②朱轮:古代太守乘朱轮车。③“辽东鹤”用《搜神后记》中丁令威化鹤归来的传说,喻久别重归而叹世事变迁。词的上片“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请结合这首词的下片,分析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秋闺思张仲素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望夫词施肩吾
手爇①寒灯向影频,回文机②上暗生尘。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注]①爇:ruò烧,点燃。②回文机:前秦苻坚时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惠善属文,把对丈夫的思念织为回文旋图诗,读法宛转循环,词意凄婉。两首诗都写到了“消息”,张诗的“问消息”和施诗的“无消息”的具体内容有何不同?两首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首诗中,思妇为什么要“恨”卖卜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