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周年,各界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下列活动中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电影界放映《北国江南》、《早春二月》、《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优秀电影表示纪念。 |
B.音乐界邀请英国、美国摇滚乐队来华表演以示纪念 |
C.戏剧界举办现代京剧《红灯记》等样板戏演出周,开展纪念 |
D.科学界举办专题讲座,介绍西方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知识作为纪念 |
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 | B.帮助波兰会大量消耗英国国力 |
C.波兰保持独立会打破欧洲大陆均势 | D.波兰灭亡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
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写道:“虽然侥幸没有小产了去,却成了先天很虚弱的一个孩子,连他的产婆(威尔逊)也弄地焦头烂额,把许多人对于他前途的热望,倒灰冷了一半。就此看来,……这件东西,还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时候。”材料中所提“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根本原因是
A.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 | B.威尔逊外交才能有限 |
C.英法两国的坚决反对 | D.美国的实力不够强大 |
巴黎和会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与《四国条约》同意互相尊重各方在太平洋“岛屿领地”的权利,实际上是
A.尽可能地维护殖民利益 | B.最大限度宰割战败国 |
C.维护和尊重殖民地主权 | D.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
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斯在1918年写下:“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这反映了他认识到一战对世界的影响有
①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遭到重大损失;②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③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④和平主义思潮将在世界盛行一时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一战期间,时任英国海军大臣的邱吉尔向首相慷慨陈词:“为打破战场上的胶着状态,必须研制一种周身包围铠甲、不怕敌弹攻击、能突破荒野地带的新兵器!”这种由英国人发明的“新兵器”首次应用于一战是在
A.西线战场 | B.东线战场 |
C.南线战场 | D.北海战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