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材料二:关注民生,是近代民本思想的核心。对于民生主义,孙中山解释说:“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大有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自然永绝,这是简便易行之法。不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而是由国家统一核定地价。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摘自《中国国民党史稿》
材料三: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以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构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毛泽东《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材料四: 我们的国家是有希望的。我们的目标,第一步是2000年建立一个小康社会。雄心大志大了不行,要实事求是。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的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我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将更加强大,对世界和平就更加有利。                
——邓小平《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田结》(1986年6月18日)
请回答:
(1)明末清初,民本思想有了新的发展。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回答黄宗羲在经济上的主张,说明此时民本思想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孙中山民生主义所要达到的目的。并谈谈你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看法。
(3)根据材料三,将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观点提炼出来。
⑷材料四中邓小平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描绘了怎样的蓝图?描绘这样的蓝图有什么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评价孙中山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以台湾为依托,把海南岛和金门、马祖作为两翼,依恃其海、空军的所谓优势,不仅要保住流亡的政权,更要准备“反攻大陆”。蒋介石提出国民党的政治目标是“反共抗战,复国建国”。他的如意算盘是“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蒋总统集》
材料二: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决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出代表到北京或者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商谈。
——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报告》
材料三:1976年11月,蒋经国说:“吾人处于今日的恶劣环境之中,不得不以忍辱负重之苦心,来处理许多难以忍受的事。”“吾人如不积极建设台湾,不但无法自卫,而且无法生存。”
——刘建武《国共关系七十年》
请完成:
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解决台湾和大陆关系问题上的方式有什么不同?材料三与材料一相比,蒋经国的政策与蒋介石的打算发生了什么变化?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试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6年,中国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国有国营的企业制度。……国有企业作为党政机关的附属物,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上级的指示和命令。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
材料二:第二条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是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经营单位。企业的财产属于全民所有,国家依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授予企业经营管理权。……第七条企业买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厂长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第二十五各企业有权自行选择供货单位,购进生产需要的物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1988年)
材料三: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据材料一,国营企业在我国全面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其生产经营有何特点?(4分)
(2)依据材料二回答,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是如何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的?(4分)
(3)据材料三,这次会议的有关决议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何意义?(2分)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哥伦布交换”比早先的物种交流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与早先的物种交流不同,哥伦布交换涉及了很多根本不同的动植物品种和疾病。……传入美洲和大洋洲的新疾病给土著居民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损失,并为欧洲的征服和殖民铺平了道路。这些疾病中,天花是由欧洲人传入的。
材料二: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航海条例》(1651年10月)
材料三: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申。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四: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哥伦布交换”的重大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航海条例》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这一条例的颁布对英国的直接影响。(5分)
(3)材料三、四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创(开始)提出了怎样不同的看法?(3分)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我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的官僚体系”。
材料二:在传统社会中,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农村养老的路径就只能是倾向家庭供养。从农民自身的角度来看,要想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就必须要有“所依、所养”的基础,生儿养老,这就是传统社会“生男生女不一样”“多子多福”“子孙满堂”的思想根源。传统社会以“孔孟仁政”治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会公德深入人心,家庭子女如不孝将受到舆论压力,而孝顺有加者可受到乡亲称赞和社会肯定,汉朝就可以通过“拳孝廉”得到官职。但是家庭作为基本经济单元,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生产力低下的情况,在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面前没有足够的应付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家庭邻里的互助。
材料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者,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小农经济与中央集权制度之间的关系。(4分)
(2)材料二体现了小农经济条件下我国家庭的哪些特点?(4分)
(3)材料三中《桃花源记》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据此说明文学艺术与社会存在的关系。(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