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间尺度看,通常把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阶段,地质时期的气候,是指距今1万年以前,以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为特点,时间尺度在10万年以上。读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回答:
⑴地质时期经历了三次大冰期分别是: 、 、 。
⑵就冷暖状况而言,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时间较长的是: 。
⑶就干湿状况而言,新生代就要以 期为主。
⑷恐龙灭绝时期的气候特点是: 。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及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A是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__。
(2)A河流域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气候,从位置、地形、气压、风向、洋流等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
读某地储油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按褶皱的基本形态划分,该储油构造属于_______,该地质构造在外力侵蚀严重的地区常形成______ (山峰、山谷)地形。
在储集层,由于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三者比重差异而产生的分是:①层是 ______,② ______,③______。
图中的储油构造经过一段时间开采,出油量会逐渐减少,这时采用向油井中注水的办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岩层a形成时期的地质环境是( )
A.沉积作用为主 | B.火山爆发 |
C.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 D.风化作用为主 |
图中A、B两点分别是晨线、昏线与30°N纬线圈的交点,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如果该天晨昏线与70°纬线圈相切,那么该天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2)A点该日地方时时日出。
(3)从A点飞行到达B点,如需距离最短,飞行的方向应为。
(4)假如该天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南运动,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 好望角附近海域风高浪急 B. 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C.澳大利亚的农民正忙于小麦播种 D. 我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频发
E. 大、小兴安岭防火任务形势严峻 F. 20°S纬线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大约为46.5°
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我国煤炭的主要生产地是山西省。虽然山西省是能源大省,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它却尚未成为经济强省。为改变这种状况,山西省政府提出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
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表示山西省主要煤矿(用○表示)的分布。将下列煤矿的代号,填在图上适当的○中。
A.大同煤矿 | B.阳泉煤矿 | C.晋城煤矿 | D.平朔煤矿 |
(2)上述煤矿中,产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煤矿,设备最先进的是_____________煤矿。
(3)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急需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为此,正在建设________________引黄入晋工程。
(4)你认为应怎样调整经济结构,变能源大省为经济强省。
2005年12月底,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由于在天然气价格等问题上存在较大的差距,2006年1月1日俄罗斯切断了通往乌克兰的天然气。经过双方进一步的磋商讨论,俄、乌两国于2006年1月4日就价格问题达成一致,俄罗斯恢复对乌克兰天然气的输送。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石油、天然气的叙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B.按其性质两者属于非可再生的陆地矿产资源,具有地带性分布规律
C.世界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和中东地区,俄罗斯的剩余可采储量排名世界第一
D.建立必要的战略石油储备,加快能源多元化和石油进口多元化是解决石油安全风险的有效途径
(2)关于里海沿岸的国家及油气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土库曼斯坦位于中亚地区,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B.里海沿岸国家的油气资源很丰富,在世界能源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
C.欧佩克发展成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产国的国际性石油组织,里海沿岸各石油大国中伊朗是其成员国
D.乌克兰位于里海北岸,能源资源极为缺乏,但一向有“粮仓”之称,粮食主要输出到俄罗斯
(3)俄乌天然气争端还牵涉到俄对欧盟国家的天然气出口,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乌克兰位于欧盟与独联体的地理交叉点上,它的天然气运输系统是连接欧洲天然气主产区和消费区的重要枢纽,具有战略意义
B.用管道运输石油、天然气,不挥发,不外流,损耗小,但连续性差,不易管理
C.从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来看两国应努力睦邻友好伙伴关系
D.欧盟对于平衡多极世界格局、抑制单边主义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4)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中下游平原都是重要的农业区,但俄罗斯三大河流的中下游却几乎没有农田,主要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