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A.金属钠演示实验结束后,多余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以免污染试剂 |
B.氢氧化钠溶液不慎沾到手上应该马上用稀硫酸涂抹,中和碱 |
C.用铂丝蘸取少量KCl溶液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颜色来检验是否含有钾元素 |
D.氯气泄露时,可用肥皂水浸湿毛巾捂住口和鼻,并朝着逆风方向迅速离开现场 |
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
④乙醇、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
A.只有②④⑤ | B.只有①③④ | C.只有①②③④ | D.全部 |
已知断开1 mol H2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 mol Cl2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而形成1mol HCl分子中的化学键要释放431kJ的能量,则1mol氢气与1mol氯气反应时能量变化为
A.吸收183kJ | B.吸收366kJ | C.放出183kJ | D.放出366kJ |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
X |
Y |
Z |
W |
原子半径/pm |
160 |
143 |
70 |
66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3、+5、-3 |
-2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元素的金属性:X<Y
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D.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和Z的氢化物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一定能说明反应X(g)+3Y(g) 2Z(g)+2W(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Y的浓度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 B.反应体系的总压强恒定 |
C.c(X):c(Y)="1" : 3 | D.每生成3mol的Y同时生成1mol的X |
下列关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碘水可以鉴别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 |
B.淀粉、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
C.工业上利用油脂在碱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产肥皂 |
D.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Na2SO4或CuSO4溶液均可使蛋白质盐析而分离提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