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

A.皮肤角质层细胞屏障作用 B.胃粘膜起保护作用
C.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D.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生物进化中的计算
  
  例13.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多大?
  例14.囊性纤维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在欧洲人群中,每2500个人中就有一个患此病。如一对健康的夫妇有一患有此病的孩子,此后,该妇女又与健康的男子再婚。再婚的双亲生一孩子患该病的概率是多少?()

A.1/25 B.1/50 C.1/100 D.1/625

   

遗传规律中概率的计算
  (1)含一对等位基因如Aa的生物,连续自交n次产生的后代中Aa占(1/2)n,AA和aa各占1/2×[1-(1/2)n]
  (2)某生物体含有n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情况下),则自交后代基因型有3n种,表现型种类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有2n种。
  (3)设某对夫妇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a,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b,则后代完全正常的概率=(1-a)(1-b)=1-a-b+ab,只患一种病的概率=a(1-b)+(1-a)=a+b-2ab;只患甲病的概率=a(1-b)+a-ab,只患乙病的概率=(1-a)b=b-ab;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ab。
  (4)常染色体遗传病:男孩患病概率=女孩患病概率=后代患病概率,
患病男孩概率=患病女孩概率=患病孩子概率×1/2
  例1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F1全为黄色圆粒豌豆,F1自交得到F2,问在F2中与两种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

A.5/8 B.3/4 C.3/8 D.3/8或5/8

  
例12.观察下列四幅遗传系谱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肯定不是伴性遗传的是()
  (2)若已查明系谱③中的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则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判断依据是。
  (3)按照(2)题中的假设求出系谱③中下列概率:
  ①该对夫妇再生一患病孩子的概率:。
  ②该对夫妇所生儿子中的患病概率:。
  ③该对夫妇再生一患病儿子的概率:。

遗传的物质基础中的计算
  (1)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计算中的作用
  规律一: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T,G=C,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嘧啶碱基总数
  规律二: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的两碱基和(如A+T或C+G)占全部碱基的比等于其任何一条单链中该种碱基比例的比值,且等于其转录形式的mRNA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规律三:DNA分子一条链中(A+G)/(C+T)的比值的倒数等于其互补链中该种碱基比例的比值。
  规律四:DNA分子一条链中互相配对的碱基和的比值,如(A+T)/(G+C)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碱基比例的比值。
  (2)DNA复制所需的某种碱基(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数=m·(2n-1),m代表所求的该种碱基(或脱氧核苷酸)在已知DNA分子中的数量,n代表复制次数。
  (3)用同位素标记模板,复制n次后,标记分子所占比例为2/2n,标记链所占的比例为1/2n;用同位素标记原料,复制n次后,标记分子所占比例为1,标记链所占比例为1-1/2n。
  例8.一双链DNA分子中G+A=140,G+C=240,在以该DNA分子为模板的复制过程中共用去140个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则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了几次?()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例9.(2006上海)用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若该细菌解体后释放出32个大小、形状一样的噬菌体,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

A.0个 B.2个 C.30个 D.32个

  例10.某DNA分子中含有1000个碱基对(P元素只含32P)。若将DNA分子放在只含31P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两次,则子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比原来()

A.减少1500 B.增加1500 C.增加1000 D.减少1000

生物生殖和发育中的计算
  (1)细胞分裂各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变化归纳如下表(假设为二倍体生物,染色体数为2n)
  
  (2)不考虑染色体的交叉互换,1个精(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实际产生的精子(卵细胞)种类是2(1)种,1个雄(雌)性生物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卵细胞)种类是2n种,n为同源染色体(或能够自由组合的等位基因)对数。
  (3)果实数=子房数,种子数=胚珠数=花粉粒数=精子数/2=卵细胞数=极核数/2。对同一果实来说,果皮、种皮细胞中染色体数=母本体细胞染色体数,胚细胞中染色体数=1/2×亲本染色体数之和,胚乳细胞中染色体数=1/2×父本染色体数+母本染色体数。
  例6.(2006北京)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例7.某动物减数分裂所产生的一个极体中,染色体数为M个,核DNA分子数为N个,又已知M≠N,则该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分别是()

A.M和N B.2M和2N C.2M和4N D.4M和2N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计算
  (1)有光时,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真正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黑暗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呼吸速率=外界环境中O2减少量或CO2增加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
  (2)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且两种呼吸都能产生CO2,若放出的CO2的体积与吸收的O2的体积比为1:1,则只进行有氧呼吸;若放出的CO2的体积与吸收的O2的体积比大于1,则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存;若只有CO2的放出而无O2的吸收,则只进行无氧呼吸。
  例4.(2006上海)一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小时后测得该容器中O2减少24mL,CO2增加48mL,则在1小时内酒精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

A.1/3倍 B.1/2倍 C.2倍 D.3倍

例5.某植株在黑暗处每小时释放0.02molCO2,而光照强度为的光照下(其他条件不变),每小时吸收0.06molCO2,若在光照强度为的光照下光合速度减半,则每小时吸收CO2的量为()

A.0mol B.0.02mol C.0.03mol D.0.04mol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