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条约》规定:“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这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A.向中国倾销鸦片,扭转贸易逆差 |
B.向中国输出资本,开矿设厂 |
C.掠夺中国原料,打开中国的市场 |
D.把中国变成英国附属殖民地 |
“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通州)产之棉,力耕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之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于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下走(我)寸心不死,……今厂工已毕,纱机已开,凡我共事之人,既各任一事以专责成。”材料反映的主要思想是
A.变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 | B.发展实业挽回国家利益 |
C.创办实业解决民生疾苦 | D.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 | B.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 |
C.元末初创京城献戏声名鹊起 | D.四大徽班康乾京化独领风骚 |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某一哲学家的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据此判断,陶行知推崇的哲学家是
A.程颐 | B.朱熹 | C.陆九渊 | D.王阳明 |
“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这句话应出自
A.秦始皇 | B.唐太宗 | C.康熙帝 | D.北魏孝文帝 |
该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
B.注重精耕细作 |
C.尚未推广牛耕 |
D.雇佣关系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