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某遗传系谱图,系谱图中有患甲病(基因A、a)、乙病(基因B、b)和甲乙两病兼患者。II7无乙病家族史。请回答以下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

(1)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其遗传特点                         
(2)由于Ⅲ-3个体表现两种遗传病,其兄弟Ⅲ-2在结婚前找专家进行遗传咨询。专家的答复是:正常女性人群中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分别为1/10000和1/100;如果婚后生下的是男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_。
(3)在该系谱图中,编号为____  的个体与该家谱图中的其他个体均无近亲关系。
(4)若对I-1、I-2、Ⅱ-1、Ⅱ-2进行关于甲病的基因检测,将含有患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数字代表长度)进行分离,结果如下图。(a、b、c、d代表上述个体)请回答:

①长度为        单位的DNA片段含有患病基因。
②个体d是系谱图中的              号个体。
Ⅱ.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有宽叶和窄叶,抗病和不抗病等性状。已知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且在玉米苗期便能识别。根据生产实践获知,杂交种(Aa)所结果实在数目和粒重上都表现为高产,分别比显性和隐性品种产量高12%、20%。某农场在培育玉米杂交种时,将纯种宽叶玉米和纯种窄叶玉米进行了间行均匀种植,但由于错过了人工授粉的时机,结果导致大面积自然授粉[同株异花授粉(自交)与品种间异株异花授粉(杂交)]。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上述栽种方式,两个品种玉米授粉方式共计有      种。F1植株的基因型是            
(2)如果用上述自然授粉收获的种子用于第二年种植,预计收成将比单独种植杂交种减少8%,因此到了收获的季节,应收集      (宽叶、窄叶)植株的种子,第二年播种后,在幼苗期选择      (宽叶、窄叶)植株栽种,才能保证产量不下降。
(3)玉米矮花叶病,由玉米矮花叶病毒引起,苗期出现黄绿相间条纹状叶,重病株不能结穗。抗玉米矮花叶病(b)为隐性,现将纯种宽叶不抗病玉米(AABB)与纯种窄叶抗病玉米(aabb)两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用F1测交,测交后代就有高产且抗矮花病毒的玉米植株,此植株的基因型是     ,如何选出此玉米植株?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示意图,图乙是图甲中[d]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a]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乙图主要表示______的亚显微镜结构模式图,其中的B是________。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向A的原因是_____ ______。

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进入繁殖季节。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请回答:

(1)鸟类的繁殖活动是通过机体的 两种调节方式完成的。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下丘脑、垂体、性腺)。
(2)上面图解中的A、B、C分别代表由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物质,则它们分别是 。C进入血液后,通过 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据图判断,若要验证B的生理作用,(能、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其原因是

(共13分)阅读资料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乙酰胆碱酯酶能催化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水解,使神经递质在完成神经兴奋的传递任务之后,尽快消失。有机磷杀虫剂能专门抑制动物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能
很快消失,肌肉细胞就会处于持续兴奋之中,表现为震颤不已,直到死亡。

(1)图乙①中的物质释放到③中的方式是,它将与突触后膜上
结合,从而使突触后膜产生。该物质的释放过程与细胞膜的
有关。
(2)生物膜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它们在化学组成上都很相似,都以为基本支架。由图乙看出,突触后膜的面积相对较大,其意义是
(3)请将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补充完整。(2分一空)
实验目的:验证有机磷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材料用具:两个相同的甲图装置、适宜的放电装置、有机磷杀虫剂、任氏液(青蛙专用生理盐水)、培养皿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两个装置编号1、2,并分别将装置中青蛙的“神经一腓肠肌”标本放入盛有等量任氏液的两个培养皿中。
第二步:同时用电极分别刺激两个“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神经,指针都向左偏转,然后恢复。
第三步:
第四步:
实验结果:

(每空1分,共7分)
右图是某一物种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

请分析回答:
⑴图中的增长曲线是形,表示K值的一点是
⑵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是第年。
⑶种群迁入第2年,增长速率明显加快的原因主要是
⑷第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阻碍种群继续增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⑸如果该曲线是蝗虫种群在某一地区几年内的增长趋势,那么在点开始防治可以获得最好的效果。如果这是一个养鱼塘鲤鱼的增长曲线(不考虑横坐标的时间单位),当鲤鱼的种群数量达到点时进行捕捞,可以获得最大持续生产量。

(每空1分,共6分)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简图。图中甲~庚代表各种不同的生物。请据图分析回答:

(1)此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作为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
(2)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那么在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
(3)生物甲与己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4)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下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丁每增加l0kg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____________ kg。
(5)若对庚(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常采用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