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遗传系谱图,系谱图中有患甲病(基因A、a)、乙病(基因B、b)和甲乙两病兼患者。II7无乙病家族史。请回答以下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
(1)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其遗传特点 。
(2)由于Ⅲ-3个体表现两种遗传病,其兄弟Ⅲ-2在结婚前找专家进行遗传咨询。专家的答复是:正常女性人群中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分别为1/10000和1/100;如果婚后生下的是男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_。
(3)在该系谱图中,编号为____ 的个体与该家谱图中的其他个体均无近亲关系。
(4)若对I-1、I-2、Ⅱ-1、Ⅱ-2进行关于甲病的基因检测,将含有患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数字代表长度)进行分离,结果如下图。(a、b、c、d代表上述个体)请回答:
①长度为 单位的DNA片段含有患病基因。
②个体d是系谱图中的 号个体。
Ⅱ.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有宽叶和窄叶,抗病和不抗病等性状。已知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且在玉米苗期便能识别。根据生产实践获知,杂交种(Aa)所结果实在数目和粒重上都表现为高产,分别比显性和隐性品种产量高12%、20%。某农场在培育玉米杂交种时,将纯种宽叶玉米和纯种窄叶玉米进行了间行均匀种植,但由于错过了人工授粉的时机,结果导致大面积自然授粉[同株异花授粉(自交)与品种间异株异花授粉(杂交)]。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上述栽种方式,两个品种玉米授粉方式共计有 种。F1植株的基因型是 。
(2)如果用上述自然授粉收获的种子用于第二年种植,预计收成将比单独种植杂交种减少8%,因此到了收获的季节,应收集 (宽叶、窄叶)植株的种子,第二年播种后,在幼苗期选择 (宽叶、窄叶)植株栽种,才能保证产量不下降。
(3)玉米矮花叶病,由玉米矮花叶病毒引起,苗期出现黄绿相间条纹状叶,重病株不能结穗。抗玉米矮花叶病(b)为隐性,现将纯种宽叶不抗病玉米(AABB)与纯种窄叶抗病玉米(aabb)两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用F1测交,测交后代就有高产且抗矮花病毒的玉米植株,此植株的基因型是 ,如何选出此玉米植株?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0分)如图为制作奶山羊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某种蛋白质的流程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A、B分别表示:____、____。
(2)①过程用激素对奶山羊a进行 ________ 处理,②过程中对奶山羊b产生的精子在体外受精前需用________ 法进行获能处理。对采集的卵母细胞要在体外培养至 ________ 期,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受精。过程④常采用________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内。为获得较多的相同的转基因奶山羊d的早期胚胎,⑤可采用 ________ 。在将早期胚胎移植入代孕奶山羊子宫内之前,需检测早期胚胎细胞是否已经导入目的基因,宜采用________技术。
(3)蛋白质工程中,要对蛋白质结构进行设计改造,必须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来完成,而不直接改造蛋白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技术实践,10分)莠去津是一种含氮农药,在土壤中不易降解,为修复被其污染的土壤,按下面程序选育能 降解莠去津的细菌(目的菌)。已知莠去津在水中溶解度低,含过量莠去津的固体培养基不透明。据图回答:
(1)由图推断,从A瓶到C瓶液体培养的过程称为 ____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将C瓶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之前通常要进行 ____ ,将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________法,从图中看本实验采用的是 ________ (填“前者”或“后者”)。一段时间后,培养基出现无透明带菌落和有透明带菌落两种菌落,我们筛选的目的菌是菌落中的细菌,该菌落生长所需的氮元素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弄清固体培养基中的非目的菌落来自C瓶菌种还是培养基,要如何设置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中,某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该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如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部分物质 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南图分析,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是通过 ________进入生物群落的。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是以 ________ 的形式进行的。碳元素是以 ________ 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的。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________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其主要原因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经过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了无机物。
(3)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CO2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营养结构逐渐复杂,生态系统的 ________ 稳定性逐渐增强。
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二倍体水稻,其体细胞中含有24条染色体。用它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在获得由花粉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的同时,也会得到一些由花药壁细胞发育成的二倍体植株。
(1)由花粉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和由花药壁细胞发育成的二倍体植株在幼胚期,形态上并无明显差别,可以采用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对它们加以区分。
写出用显微镜观察制装片的基本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得到的未区分的幼胚,用0.2%一0.4%的秋水仙素进行处理,得到了许多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的植株。如图是该过程中 细晌核DNA含量的变化示意图。
①不考虑突变,在h~i过程中,最多存在 ____ 个染色体组,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 ____ (填“一定”、“不一定”)相同。
②花药中的雄配子染色体数目减半,但并未失去全能性,原因是 ____ 。秋水仙素在 ____ (用图中字母作答)过程中发挥诱导染色体加倍的作用。
③用32P标记单倍体水稻茎尖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放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后期,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有 ____ 条,移向细胞某一极的染色体中有 ________ 条被标记。
如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的生理活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细胞中,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能力的是_____________ (填字母)。
(2)HIV侵人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 _____________ (填字母),导致的疾病 属于免疫失调疾病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
(3)人被狗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的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 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引起的反应过程是 _____________ (填数字)。
(4)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在免疫系统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三名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和布鲁斯·博伊特勒发现人体许多细胞中都有一种重要蛋白质,这就是“TOII样受体(TLR)”,该蛋白质可识别不同的病原体,并在病菌入侵时快速激活免疫反应,从而启动第一道防线。拉尔夫·斯坦曼发现的起源 于造血干细胞的树突状细胞能激活T淋巴细胞,从而启动适应性免疫系统,引直一系列列反应,如制造出抗体和“杀手”细胞等“武器”,杀死被感染的细胞以及“入侵者”。结合上述信息回答:
①“Ton样受体(TLR)”________(填“有”或“没有”)参与图示过程。
②图中代表抗体的是 ____ ,与其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图中代表“杀手”细胞的是 ____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