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定位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上世纪90年代以前强调革命史观(反封建反侵略斗争),近些年来强调现代化史观(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趋势)。以下不能同时体现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是 ( )
| A.太平天国提出的《资政新篇》 | B.义和团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 |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抗日战争 |
近代《华西晚报》的一篇评论认为:“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此事应是()
| A.西安事变 | B.重庆谈判 |
| C.1946年政协会议 | D.北平和谈 |
近年来随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加深,随着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随着两岸同胞交往的增多,可以乐观地预见两党再次合作的希望。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②北伐战争
③南昌起义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④ |
下列作品赞美现世生活和爱情,描写商人、手工业者的智慧和勇敢,反映新兴市民阶层对禁欲主义的反抗的是()
| A.《巴黎圣母院》 | B.《人间喜剧》 |
| C.《社会契约论》 | D.《十日谈》 |
1931年10月18日,美国的一位发明家去世,在他葬礼那天,为纪念他的那些改变人类生活的发明成果,全美国停电一分钟,以示哀悼。这位发明家是()
| A.史蒂芬孙 | B.富尔顿 |
| C.爱迪生 | D.西门子 |
“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
| A.《四月提纲》 | B.《共产党宣言》 |
| C.《大抗议书》 | D.《人权宣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