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表示的是细胞中含有的4种有机物的结构与功能。请据图回答:
 
(1)图中E含有的基本元素有_____________,A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F主要为_______________,这时B是_____________。
(3)图中G在植物体内主要是______________,在动物体内主要是____________。
(4)图中H是________________ 。
(5)仅有E、F两种物质构成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
(6)E在细胞内的合成受F、G、H中的________________控制。
(7)由C构成的植物细胞内的某结构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9年10月,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安全证书。下图表示该抗虫水稻主要培育流程,据图回答:

(1)④过程应用的主要生物技术是
(2)杀虫基因(crylA)是人们根据几种Bt毒蛋白的分子结构,设计并人工合成的,这属于工程技术范畴。
(3)组建理想的载体需要对天然的质粒进行改造。下图是天然土壤农杆菌Ti质粒结构示意图(示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位点),据图分析:

①人工改造时,要使抗虫基因表达,还应插入
②人工改造时用限制酶Ⅱ处理,其目的是:第一,去除质粒上的(基因),保证T-DNA进入水稻细胞后不会引起细胞的无限分裂和生长;第二,使质粒带有单一限制酶作用位点,有利于。第三,使质粒大小合适,可以提高转化效率等。
③若用限制酶Ⅰ分别切割改造过的理想质粒和带有抗虫基因的DNA分子,并构成重组Ti质粒。分别以含四环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已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水稻胚细胞,观察到的细胞生长的现象是
(4)若限制酶Ⅱ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粘性末端为,则该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是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请根据资料和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蜘蛛丝(丝蛋白)被称为“生物钢”,有着超强的抗张强度。可制成防弹背心、降落伞绳等。蜘蛛丝还可被制成人造韧带和人造肌腱。科学家研究出集中生产蜘蛛丝的方法——培育转基因蜘蛛羊。
资料2:注射疫苗往往会在儿童和部分成年人身上引起痛苦。将疫苗藏身水果蔬菜中,人们在食用这些转基因植物的同时也获得免疫力,因而无需免疫接种,这一新概念将引起疫苗研究的一场革命。

(1)过程①⑤所需要的工具酶有和________________,构建的蜘蛛丝蛋白基因表达载体一般由、启动子、终止子等部分组成。
(2)过程②将重组质粒导入山羊受体细胞时,采用最多也最有效的方法是
通过①~④过程培育的蜘蛛羊可以作为乳腺生物反应器,从中提取所需要的蜘蛛丝蛋白。
(3)如果将过程③获得的早期胚胎进行如图分割,则操作正确的是

(4)通过⑤⑥⑦培育转基因莴苣,相比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方法,具有等突出优点。

回答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问题。
草甘膦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其除草机制是抑制植物体内EPSPS酶的合成,最终导致植物死亡。但是,它的使用有时也会影响到植物的正常生长。目前,已发现可以从一种抗草甘膦的大肠杆菌突变株中分离出EPSPS基因,若将该基因转入植物细胞内,从而获得的转基因植物就能耐受高浓度的草甘膦。
下图A-F表示6株植物,其中,植物A和D对草甘膦敏感,B和E对草甘膦天然具有抗性,C和F则经过了转基因处理,但是是否成功还未知。图1和2分别表示两段DNA序列。表格中1-4分别表示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若A-C浇清水,D-F浇的水中含有草甘膦,上述植物中,肯定能健康成长的是_________。
(2)若要从大肠杆菌中筛选出含EPSPS基因的突变菌株甲,在大肠杆菌培养基中还必须加入 ___________。
(3)假设位于EPSPS基因两侧的DNA序列均如图I所示,则应选择表中酶__________进行酶切;若位于EPSPS基因两侧的DNA序列分别如图I和II所示,则应选择表中酶__________ 进行酶切。
(4)假设大肠杆菌突变菌株甲中EPSPS基因的右侧序列如图II所示,请在方框内画出经酶切后产生的两个末端的碱基序列。

(5)假设EPSPS基因已被成功转移到植物F中,但植物F仍没有表现出抗性,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甲是某目的基因(4.0kb,1kb=1000对碱基)与大肠杆菌pUC18质粒(2.7kb)重组的示意图。图中Ap′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lacZ是显色基因,其上的EcoRI识别位点位于目的基因插入位点的右侧,其控制合成的物质能使菌落呈现蓝色。(图乙中深色圆点即为蓝色菌落)

(6)图乙的培养基中含有氨苄青霉素,请判断图乙中所出现的白色和蓝色两种菌落中,何种会含有重组质粒。___________。
(7)现用EcoRI酶切质粒,酶切后进行电泳观察,若出现长度为_________kb和kb的片段,则可以判断该质粒已与目的基因重组成功。(重组质粒上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点与EcoRI的识别位点之间的碱基对忽略不计)

根据有关微生物的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1)当水体过于纯净时,硝化细菌会形成休眠体,这种休眠体被称为
(2)对于混有硝化细菌、蓝细菌和大肠杆菌的悬浮液,可利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微生物筛选。筛选硝化细菌的培养基成份包括(供选:葡萄糖、纤维素、牛肉膏、(NH42SO4、KNO3、无机盐、琼脂、伊红-美蓝染料、H2O),制备培养基时,灭菌与调pH值的先后顺序是
(3)如利用上述培养基筛选大肠杆菌菌落,则应另外添加的成份是,菌落特征为
(4)将采自养殖池中的水样1ml稀释100倍,然后吸取稀释后的水样1ml,接种于上述硝化细菌选择性培养基上培养,接种所使用的工具是。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并计数,实验重复三次结果如图。该养殖池每毫升水含有硝化细菌个。

阅读材料,分析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材料1.某些动物在不同季节中数量差异很大:春季繁殖,夏季数量增加,到了冬季又由于寒冷、缺少食物等原因而大量死亡。第二年春季,由残存的少量个体繁殖,再使数量增多。由此形成一个如瓶颈样的模式(见图)。

(1)在图示的三年间,第一年夏季●基因的频率为2%,第二年夏季●基因的频率为3%,第三年夏季●基因的频率为0%,该生物种群是否发生进化? 理由是
(2)使用农药防治害虫,保留了突变出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其实质是依赖的选择作用,提高该害虫种群中的频率。而经过越冬的瓶颈样模式,抗药性个体不耐寒冷而死亡,导致下一年该害虫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又下降。抗药性基因的出现,对该害虫来说是有利还是有害?(有利/有害/取决于环境的变化)。
材料2图中地雀A与B可以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

(3)若干年后,岛屿上出现地雀新种C。它的进化机制是:“地雀种群本来就存在着基因频率的变化;大陆与岛屿不同的环境引起不同的自然选择;由于隔离,阻断两处种群的基因交流,导致两处种群的基因频率向不同的方向变化;当基因频率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隔离,形成新种C。”
(4)从图1 至图3的演变,反映了生物多样性发展的规律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