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
①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
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逐渐褪去;
③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
④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
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
A.镁粉只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 |
B.镁粉只与溴水中的酸反应 |
C.产生极少量的气泡是由于镁粉与水反应得到 |
D.镁粉在水的催化下与溴发生反应 |
下列操作中,能使电离平衡H2OH++OH-,向右移动且溶液呈酸性的是()
A.向水中加入NaHSO4溶液 | B.将水加热到100℃,使pH=6 |
C.向水中加入Al2(SO4)3固体 | D.向水中加入CH3COONa固体 |
准确量取25.00 mL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
A.50 mL量筒 | B.25mL酸式滴定管 | C.50 mL酸式滴定管 | D.50 mL碱式滴定管 |
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 N2(g)+CO2(g);△H=-373.2kJ·mol-1 ,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 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 D.降低温度同时减小压强![]() |
下列反应中,属于水解反应且使溶液显酸性的是
A.NH4+ + H2O![]() |
B.HCO3—+ H2O![]() |
C.S2- + H2O ![]() |
D.NH3 +H2O![]() |
用0.1026mol·L-1的盐酸滴定25.00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下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
A.22.3mL | B.22.30mL | C.23.65mL | D.23.4 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