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大白鼠细胞内某生理过程示意图,下表是其曲细精管细胞中存在的两种水通道蛋白AQP7和AQP8的部分比较。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项目 |
AQP7 |
AQP8 |
多肽链数 |
1 |
1 |
氨基酸数 |
269 |
263 |
mRNA的碱 基数目 |
1500 |
1500 |
对汞的敏感性 |
不敏感 |
敏感 |
睾丸中表 达情况 |
成熟的精 子细胞中表达 |
初级精母细 胞到精子中表达 |
(1)图示的生理过程是 ,在大白鼠细胞中可进行该生理过程的结构有 ,在图中方框内用“→”或“←”标出该过程进行的方向。
(2)丁的名称是 ,它与乙有何不同? 。
(3)图中甲的名称为 ,其基本单位是 。
(4)从AQP7和AQP8在睾丸中的表达来看,细胞分化的原因之一是 的结果。
(5)大白鼠汞中毒后,对初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的影响,哪一个更大些? 。
如图是各种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具有膜的结构有 (填序号)。
(2)如果甲细胞能分泌抗体,则与其合成、运输及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有 (填序号)。
(3)图甲和图丙的根本区别是 。
(4)图乙形成的组织不是鉴定还原糖的理想实验材料,请说出理由 。
(5)如果图乙为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应该有的细胞器是 和 (填图中序号)。
(6)图丙中4的功能是 。
(7)如果图甲是某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该细胞,测得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依据放射性出现的时间先后分析,b属于 。
(8)外来的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时,首先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结合,引起该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哪一功能? 。细胞膜除了该功能外,其他的两个功能是 、 。
(9)下列哪类物质是分泌蛋白? 。(多选)
A.呼吸酶 |
B.胰岛素 |
C.抗体 |
D.血红蛋白 |
E、性激素
鸡的羽毛有白色和有色等性状,显性基因G是抑制基因,显性基因H是有色羽基因,隐性基因h是白羽基因,且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当G和H同时存在时,G就抑制了有色羽基因H的作用,使其不能表现为有色羽;当G不存在时,H才发挥作用,显示有色羽。
(1)现将一种白羽莱杭鸡(GGHH)若干只与另一种白羽温德鸡(gghh)若干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的表现型为 。
(2)让F1雌雄个体互相交配,F2中表现型为白色羽的比例为 ,其中能够稳定遗传的比例为 。
(3)F2中有色羽个体的基因型为 ,若要判断一只有色羽公鸡是否为纯合子,可以让其与 母鸡交配,结果 时,说明这只公鸡为纯合子。请用遗传图解解释上述现象。(要求:写出配子)
当环境中存在一定浓度的某些致突变物时,会导致染色体断裂,不含着丝粒的断裂片段在有丝分裂时不能进入子细胞核中,而是在细胞溶胶中形成椭圆形异常结构,称为微核,微核与主核有相同染色效果,但体积较小(如图所示)。某研究所在蝴蝶兰培育的过程中使用了磷胺杀虫剂,发现磷胺的污染可能导致细胞中出现微核,研究人员以蝴蝶兰根尖细胞为实验材料,通过观测统计出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的大小,来探究磷胺对染色体的影响。
材料和用具:蝴蝶兰幼苗、蒸馏水、0.1 g·L-1、1g·L-1、10g·L-1的磷胺溶液、显微镜及制作临时装片所需的试剂。
(1)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
(2)方法步骤:①将蝴蝶兰幼苗随机均分为4组,并编号ABCD。
②分别浸泡在等体积的磷胺浓度为0、0.1 g·L-1,1g·L-1,10g·L-1溶液中,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
③一段时间后,取出蝴蝶兰幼苗,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并移至蒸馏水中再培养一段时间(约4个细胞周期),
④制作根尖临时装片:写出制作根尖临时装片的主要步骤和所用试剂。
⑤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为了减少实验误差,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该观察,记录总细胞数、微核细胞数、微核数,并统计出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
(3)若下图为研究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某一个实验方案的实验结果,则符合该实验结果的假设是:
(4)若一直在清水中培养的根尖细胞中也偶尔出现微核,其原因是 。
下列两图为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坐标图和细胞的部分生命活动示意。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③阶段表示生命活动有 。
(2)图乙中c细胞中的染色体共含有 条脱氧核苷酸链,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 (填字母)细胞。
(3)图乙中h细胞的名称是 ;e细胞和f细胞具有不同功能的根本原因是 。
(4)图甲中,如果在A点时将全部核DNA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而分裂过程中所用的原料不含放射性同位素,则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全部核苷酸链的比例为 。
在一定的条件下,测定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图甲表示实验装置;图乙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丙是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1)在一定条件下,若用甲图装置测定获得图乙中的G点对应的值,则甲图中B三角瓶内应放置的液体为 (“NaOH”或“NaHCO3”)溶液。
(2)据乙图分析,在该实验条件下,此绿色植物的光饱和点是 (KLX)。实验测得的O2 释放量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O2实际产生量,原因是 。适当提高CO2浓度,图乙中的E点将向 移动。
(3)丙图中的a、b、c、d表示物质,则a表示 ,其元素组成是 。
d 表示 ,b还原形成的c (填“大部分”或“少部分”)离开卡尔文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