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繁殖力强、易饲养,是一种良好的遗传学研究材料。实验室有两个小组对纯合的灰体长翅果蝇进行扩大培养时,一个小组发现了1只灰体残翅(未交配过的雌果蝇),另一小组发现了1只黑体长翅雄果蝇。两个小组将这2只特殊果蝇进行下述实验来解决有关问题:
实验步骤:
①把灰体残翅雌果蝇和黑体长翅雄果蝇放入同一容器中培养,使其交配并产生后代。
②子一代(F1)幼虫将要成熟时,把亲本移走。幼虫成熟后观察其性状,发现全是灰体长翅。(此过程可得到足够多的后代!)
③子一代雌雄果蝇相互交配产卵。子二代幼虫将要成熟时,将子一代个体移走。幼虫成熟后观察其性状并记录结果。(此过程可得到足够多的后代!)
④统计分析F2代的各种表现型。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能否从F1中所表现出的性状推断出长翅与残翅的遗传方式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 ,如果是细胞质遗传,则F1全为 。
(2)若已知控制黑体、灰体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中,能否通过预测F2代中黑体、灰体的性状表现来推断控制黑体、灰体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①若F2代中表现型为 ,则说明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F2代的性状 ,则是常染色体上的遗传。
(3)若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为常染色体)上,则F2代中出现 。
染色质是由DNA、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等成分组成的。为了探究非组蛋白在转录中的作用,科学家从一只兔的体内分别取出胸腺细胞和骨髓细胞的染色质进行分离重组实验(如图。注:试管内满足RNA合成的有关条件)。
(1)兔的胸腺细胞和骨髓细胞都是由细胞通过和产生的,其形态和功能不同的直接原因是。
(2)试管内“满足RNA合成的有关条件”主要是指。
(3)本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4)本实验的结果说明了。
下图是中心法则示意图,各个数字代表不同的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若某蛋白质是由3条肽链290个氨基酸组成的,那么在合成该蛋白质的过程中至少需要DNA上个碱基,至多需要种氨基酸。
(2)若用含有15N的培养基培养细菌,那么一段时间后,15N将会出现图中的
物质中。
(3)导致人们患白化病的最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从而不能合成酶。白化病在近亲结婚中远比非近亲结婚出现的机会高得多,原因是
。
(4)用图中物质和数字表示HIV的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过程:
。
填表并回答(参照课本密码子表)
DNA双链片段 |
a链 |
C |
|||||||||||
b链 |
T |
C |
A |
||||||||||
信使RNA |
C |
A |
U |
||||||||||
转运RNA |
|||||||||||||
密码子 |
G |
C |
A |
||||||||||
氨基酸 |
色氨酸 |
(1)转录中的DNA模板链是双链中的。
(2)DNA复制过程中,互补配对的碱基对是,进行的主要场所是。
(3)转录时互补配对的碱基对是,进行的主要场所是。
(4)翻译时互补配对的碱基对是,进行的场所是。
(5)经有关生物学家的测定:肝细胞中的核糖体可占细胞干重的25%,这可以证明肝脏
的能力是很强的。
下图表示基因表达过程中的某图解,图中4、5表示两种功能不同的酶。请据图回答:
![]() |
(1)此过程表示基因表达过程中的 过程。在玉米的叶肉细胞中,能够进行该过程的细胞结构有 。
(2)转录过程中,DNA首先在[ ]___________的催化作用下,将DNA分子中碱基对内的___________断开,该变化还可发生在___________过程中。
(3)在[ ] 酶的催化作用下,以其中的甲链为模板,以[ ] __________为原料,由ATP提供能量,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出[ ] __________。
DNA亲子鉴定的原理是:从被测者的血液、口腔粘膜细胞或培育的组织内取出DNA,用限制性内切酶将DNA标本切成特定的小片段,放进凝胶内,用电泳推动DNA小片段分离,再使用特别的探针去寻找基因。相同的基因会凝聚在一起,然后利用特别的染料在X光下便会显示出DNA探针凝聚于一起的黑色条码。每个人的条码一半与其母亲的条码相吻合,另一半与其父亲的相吻合。反复几次,每一种探针用于寻找DNA的不同部位,并形成独特的条码,便可得到超过99.9%的分辨概率。回答:
(1)限制性内切酶能将DNA切成特定的小片段,这主要体现了酶的()
A.专一性 B.高效性 C.多样性 D.作用条件温和
(2)“探针”是指()
A.某一个完整的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片段的特定DNA
C.与目的基因相同的特定双链DNA D.与目的基因互补的特定单链DNA
(3)条码一半与母亲的条码吻合,另一半与其父亲的条码吻合。为什么?
(4)2002年6月,我国第一张18位点的“基因身份证明”在湖北武汉诞生。
①现行居民身份证具有一定时效(有效期),如10年、20年等,“基因型身份证明”是否如此?为什么?。
②什么情况下,两个人的“基因身份证明”完全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