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分,每空1分)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填空,。
Ⅰ(1)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其中         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细胞鲜重占比最高的元素是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也都存在,这一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          
(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             的物质。原核细胞的DNA位于细胞的        。 DNA是由许多                  连接而成的长链。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它特有的碱基是          (写中文名称)。
(3)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             。一块草地,一块草地中全部的蒲公英分别是生命系统的                          层次。
Ⅱ.将下列生物进行归类:
①乳酸杆菌   ②发菜   ③酵母菌   ④蓝藻   ⑤根霉菌  ⑥HIV    ⑦苹果树  ⑧埃博拉病毒   ⑨变形虫
(1)有核糖体的是:                   
(2)仅含有一种核酸的生物是:             ,它们不同于上述其他生物的显著特点是:生活及繁殖必须在     内才能进行。
(3)上述生物中,⑨变形虫的遗传物质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某动物肠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填序号)。
(2)该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填序号)。
(3)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该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填序号)。
(4)图中与消化酶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填序号)。
(5)与植物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板形成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填序号)。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_________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________和_________(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
(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

种群





能量
3.56
12.80
10.30
0.48
226.50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多细胞生物调节生命活动需依靠细胞通讯。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使之产生相应反应的过程。下图是几种细胞通讯的实例,请分析回答:

(1)A图所示的激素调节体现了_______机制,①过程发挥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
(2)B图中突触在传递信号时,信号的转换形式是;兴奋在a、b两个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图是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过程示意图。图中的“抗原多肽”是经过处理后暴露出来的特定抗原,它将被直接呈递给___________,并刺激其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
(4)D图中X代表的刺激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被肝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该受体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课本基础知识填空
⑴由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⑵免疫活性物质主要有抗体、淋巴因子、等。
⑶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⑷丰富度是指群落中
⑸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
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可以概括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