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新篇》中说:“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洪仁玕已初步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和制度的先进性 |
B.洪仁玕主张中外自由通商,但不准深入内地 |
C.洪仁玕允许传教士到内地传教,但不准干涉中国内政 |
D.洪仁玕主张在中国采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曾经把子午线从世界地图中央向西移动170度,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央。他这样做
A.迎合了统治者“天朝上国”的心理 |
B.打破了中国传统“天圆地方”观念 |
C.大大开拓了中国知识分子眼界 |
D.改变了中国人观察世界的角度 |
中国社科院知名学者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行省制必然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 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对较大 |
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 D.行省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 |
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
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
宇宙间一切存在和运动的自然法则可以认识,受其影响,启蒙思想家们则力图发现支配人事和社会的永恒法则。材料中“自然法则”理解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