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pH=2和pH=1的H2SO4中c(H+)之比为1∶10
②0.2mol·L-1与0.1mol·L-1醋酸中,c(H+)之比大于2∶1
③纯水在80℃和20℃时,pH相等
④FeCl3溶液中c(Fe3+)与c(Cl-)之比为1∶3
⑤同温时,pH=10的Ba(OH)2溶液和pH=10的KCN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浓度后者大
⑥100mL 0.1 mol·L-1的醋酸与10 mL 1.0 mol·L-1的醋酸中H+的数目,前者多
A.①④⑤ | B.①⑤⑥ |
C.①②⑤ | D.①②③⑥ |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A.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 |
B.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振荡、静置后分液 |
C.检验卤代烃中的卤原子:取少量液体与NaOH溶液共热后滴加AgNO3溶液 |
D.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取少量溶液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 |
阅读下列短文:不同的卤素之间可以相互结合形成一系列的化合物。这类化合物称为卤素互化物。卤素互化物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它们有许多化学性质跟卤素单质相似,例如:能跟大多数金属起反应生成相应的卤化物,也能跟某些非金属单质起反应生成相应的卤化物。溴化碘(IBr)是卤素互化物的一种。这种化合物在常温下是深红色的固体,熔点为41℃,沸点为116℃。下列对IBr的各种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很多化学反应中,溴化碘是一种氧化剂 |
B.固体溴化碘是一种原子晶体 |
C.与水能反应:IBr + H2O="HBr+" HIO |
D.在Fe3+的催化下可与苯反应生成![]()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胶体和悬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能否透过滤纸或半透膜 |
B.仅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一种试剂可鉴别乙醇、甘油、乙醛、乙酸、乙酸乙酯、葡萄糖溶液(必要时可加热) |
C.过氧化氢在酶催化作用下的分解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上图所示 |
D.工业上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经历的步骤有浸泡—过滤—氧化—结晶—粗碘提纯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下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N2(g)和1 mol 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 kJ |
B.1 mol N2(g)和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 |
C.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 |
D.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不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A.装置Ⅰ可用于测定中和热 |
B.装置Ⅱ久置后,饱和硫酸铜溶液可能析出蓝色晶体 |
C.装置Ⅲ在胆矾中结晶水的测定实验中用于灼烧胆矾 |
D.装置Ⅳ可用于吸收易溶于水的尾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