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1.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3.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7.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置备武器。
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10.不应要求过多的保释金,亦不应强课过分之罚款,更不应滥施残酷非常之刑罚。
11.陪审官应予正式记名列表并陈报之,凡审理叛国犯案件之陪审官应为自由世袭地领有人。
12.定罪前,特定人的一切让与及对罚金与没收财产所做的一切承诺,皆属非法而无效。
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摘自《国民权利与自由和王位继承宣言》(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二 1787年美国宪法草案提交各州立法机构批准时,有些人提出了宪法无法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的疑虑。同时杰弗逊等人奔走呼吁,要求在宪法中增加包括信仰自由、出版自由、陪审制度等人权条款,以保证“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之权”(独立宣言)。对此,支持宪法草案的美国联邦党人向美国人民保证,将会在第一届国会会期时在宪法中加入权利法案。权利法案将会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被加入到宪法中去,以避免直接修改宪法而需要再次进行冗长的宪法批准过程。
1789年美国第一届国会制定了12条权利法案, 1791年,各州最终通过了10条宪法修正案,如第一条:“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第十条:“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由各州各自保留,或由人民保留。”此外民众权利还包括:持有与佩戴武器的权利;免于民房被军队征用;免于不合理的搜查与扣押;程序正当、一罪不能两判、禁止逼供、禁止剥夺私人财产;未经陪审团不可定罪以及被控告方的其他权利;民事案件中要求陪审团的权利;禁止过度罚金与酷刑;未被列入的其他权利同样可以受到保护。美国前十条宪法修正案被统称为“权利法案”(又称“人权法案”)。
——摘编自维基百科“美国权利法案”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权利法案》包含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6分,不得摘抄原文)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美国《权利法案》诞生的背景并比较英美法案内容的相同之处。(1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法治社会中“权力与权利”的认识。(6分)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以上四位代表人物代表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的四个派别。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所代表的派别。编号②________________;编号③___________________。
(2)概述编号①、②、③所代表派别在“西学东渐”过程中的主要主张。
(3)编号②、③、④所代表派别分别进行了怎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4)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呈现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材料2: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3: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4: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卷》
材料5:“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朽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国体,非得将这班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于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故其提倡孔教必掊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
请回答:
(1)据材料1、2,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4分)
(2)据材料3、4,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这说明儒家思想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3分)
(3)材料5中“尊重孔教”的真实用意何在?陈独秀主张“必排孔教”,有何积极意义和局限性?(3分)
(4)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请你谈谈自已的看法。(3分)
台湾问题是我国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一直以来,一些人试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在国家与民族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你认为如何处理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关系?
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于1958年。当年由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研究浮雕图片所需的史料题材。经过精心选择,确定了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来表现近百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和解放的革命历程。请根据下列四幅浮雕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中问题:
时间 |
事件名称 |
影响 |
备注(知识拓展) |
1939 |
禁烟运动 (虎门销烟) |
表明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
毒品危害: |
1919 |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五四精神: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宣扬民主科学的进步精神;把握时代命运的奋斗精神 |
|
1937---1945 |
抗日战争 |
是中国人民100多年反侵略第一次完全胜利 |
日寇罪行: |
1949 |
解放战争 (渡江战役) |
胜利启示:党的领导,人民支持是胜利的保证 |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起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辅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到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那样的统治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选《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⑴有人认为,西方崛起的进程起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你是否同意?请以史实说明。(4分)
⑵材料指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你是否同意?请以史实说明。(6分)
⑶基于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5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