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背景下,中学生学习和读书情况,引发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据调查了解,受金融危机就业困难的影响,新的“读书无用论”在校园也有所蔓延。
材料二:面对经济全球化,应对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需要更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克服应试教育弊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材料三:相对于高考而言,自主招生是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某名校就2011年北大自主招生校长实名制推荐名单实行公示,引发人们热切关注。
(1)请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对“读书无用论”予以批驳。(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观知识,分析说明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合理性。(6分)
(3)结合材料三,请你从政治生活角度,为“让高校自主招生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对政府提出建议。(4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枫桥经验”是实践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材料一 50年前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 “枫桥经验”,其精神实质是相信和依靠群众,加强基层民主,就地解决问题,实现和谐平安。它在今天依然富有生命力,根本原因在于“走群众路线”。2013年夏天由于旱灾严重,浙江省A村村民饮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十分紧张 ,村民之间因用水引起的矛盾不断出现。
材料二 B村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村民收入低,精神生活贫乏。村干部为了增加村民收入,丰富村民精神生活,分头走村入户,了解到许多村民想发展山羊养殖和药材种植,不少村民喜欢越剧、书法和绘画,但由于缺乏技术和资金等困难,他们的愿望不能实现,特长难以发挥。为此,村干部发动村民集资,并向政府申请了部分资金,创办村越剧团、书画室;举办养殖和种植培训班,组织村民发展高山药材、养殖;并组织村民修建了乡村公路。两年之后,村民收入增加,精神面貌大为好转。
(1)结合材料一,运用“我国的村民自治”的有关知识,分析怎样通过推广枫桥经验,化解村民因用水引起的矛盾。
(2)上述材料如何体现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2013年中国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新纪元,打造中国改革升级版。
材料一: 改革开放34年经济发展成果
表:改革开放34年来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变化情况


1978年
2012年
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45
518942
141倍
人均国民总收入(美元)
190
5680
29倍
外汇储备(亿美元)
1.67
33116
1.98万倍
国家财政收入(亿元)
1132
117254
103倍

注: ①从1978年到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9.8%,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
②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11.5%。
图: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材料二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此,小张同学认为:“发展经济,发挥市场作用很重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由基础性作用向决定性作用转变,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再重要了。”
材料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2013年我国科技创新亮点纷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进行试验性应用,为开发深海资源创造条件;“天河”超级计算机能帮助新材料的研发、飞机的设计制造;亩产988公斤的超级水稻,促进我国农业粮食生产的发展;3D打印技术推动制造业的革命;“翼龙”无人攻击机等高科技武器,为维护我国主权领土完整如虎添翼。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表和图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市场调节的优点”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评析小张同学的观点。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与社会”的有关知识,阐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具有1800年历史的中国珠算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我国最早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叫做算筹,其运算过程称为“筹算”。到了宋、元时代,由于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对教学提出了日益繁重复杂的计算任务。大量的计算问题,要求计算既要迅速又要简便。在这种情况下,古代流传下来的筹算,已经不能适应商贸需要,筹算就水到渠成地演变为珠算。珠算的推广使用,有力促进了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
(1)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我国珠算申遗的文化意义。
(2)筹算到珠算的演变过程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部署201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
材料一某班学习小组收集到2014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部分内容。

材料二我国有13亿人口,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像保持会大局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强调,继续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必然要求。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握经济杜会发展这个大局。201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不断运用科学技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突减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切实维护好国家的粮食安全。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各项措施的依据和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国家利益和国际竞争的相关知识,阐释我国确保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性。
(3)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政府应如何履行其职能?

( 14 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但居民贫富差距的扩大化已越来越不容忽视。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
高三某班级开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探究学习活动,同学们搜集到以下两则信息:
——西部某地区是传统农业区,农民占人口多数。本地政府提出,本地区解决收入差距的关键问题在于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所以.本地政府制定的政策、措施,更多的是加大对当地农民的帮助、扶持力度。
——根据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和职工工资水平增长等情况,山东省从2014年3月l日起,再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的全省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500元、1350元、1200元三个档次,根据实际情况,不同地区执行不同标准。
(1)从《经济生活》的角度,阐述我国推进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的意义。
(2)两则消息分别体现了哪些哲学方法论原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