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1833~1915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图。1905~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①洋务运动的作用 ②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 ( )
A.西周 | B.秦 | C.唐 | D.清 |
先秦经典《尚书》多次提到“民主”:“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意即“天为民求主,天降大任于成汤,使为民主。”对材料中“民主”的正确理解是( )
A.“民主”是指最高统治者 | B.中国的民主政治早于西方 |
C.![]() |
D.商朝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
嬴政统一全国后,称皇帝,自称朕,印称玺。这说明()
A.嬴政功绩极大 | B.皇权至高无上 |
C.嬴政决心效法先王 | D.实行礼制 |
我国古代“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
A.嫡长子继承制 | B.王位世袭制 |
C.君主任命制 | D.土地国有制 |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反映出西周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 B.分封制 | C.郡县制 | D.王位世袭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