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歌”是群众对主流价值文化的一种需求和渴望,适合群众口味,“红歌”自然风靡大江南北。“红歌”启示我们,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冲击,我们必须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这是(1)、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必然要求 (2)、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3)、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4)、坚持挽救中华文化的的唯一出路
A、(1)(2)(3) B、(2)(3)(4) C、(1)(3) (4) D(1) (2) (3) (4)
2013年12月4日,珠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由筹算演变而来,由于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原有的筹算不能适应计算的需要,筹算逐步演变为珠算。这一演变过程说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B.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 |
C.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 D.辩证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抛弃 |
基于对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准确判断,自2014年11月22日起,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这体现了政府在决策中做到了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及时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③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坚持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传说远古的伏羲部落原图腾是蟒蛇,后来伏羲集各归顺部落的图腾形象于一身,形成了蛇身、马首、蟒腿、凤爪、鹿角、鱼鳞、鱼尾、虎须的综合体,伏羲将之定名为“龙”,并作为部落的新图腾。从龙的形象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出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
B.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
C.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
D.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
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通常感到时间在不断流逝,然而有的科学家认为,和空间一样,时间是不会流逝的。其实,不管人们有何感觉,意识的内容都是
A.主观意志的产物 | B.客观精神的产物 |
C.人脑机能决定的 | D.客观存在的反映 |
“天有其时,地有其材,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天论》中的这段话意思是说:天有时令变化,地有丰富资源,人能治理并利用天时地利,这就叫做能与天地相配合。这其中包含的哲理有
①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②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
③物质是运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④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