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 “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
|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
|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
|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
(2015年安徽卷文综16)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
| A.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 | B.推动国民大革命 |
| C.完成土地革命,争取民权自由 | D.实现人民民主专政 |
(2015年天津卷文综历史7)右图为美国特种部队游骑兵75团的徽章,徽章下方有国民革命军“青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
| A.美国支持国民党军队打内战 |
| B.美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 |
| C.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 |
| D.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
(2015年新课标Ⅱ卷文综30)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 B.转嫁战争负担 |
|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 D.强化物资管制 |
(2015年新课标Ⅰ卷文综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
|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
|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
|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
(2015年上海卷历史20)1860年,曾国藩在作战前线接到“新刻英吉利、法郎西(法国)、米利坚(美国)三国合约条款”,“阅之不觉呜咽”。这些令他“呜咽”的合约条款,与美国相关的部分出自()
|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 C.《北京条约》 | D.《辛丑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