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8日,安徽六安一个古墓的墓主被确定,墓主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代“六安王”刘庆。据文献记载,西汉时六安为六安国封地,汉武帝时封胶东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历五代,王莽时绝。根据这一材料可以断定
A.两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一直以分封制为主![]() |
B.汉武帝分封大批刘姓诸侯王以拱卫中央![]() |
C.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分封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
D.分封制是我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能够反映出()
![]() |
![]() |
||
| A.郡县制不利于统治被逐步废除 | B.封建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强化 |
|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 D.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消除 |
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园地)
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 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
| B.考试成绩——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
| 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 |
| D.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
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租曾说“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为此他采取的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 A.派文臣做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 B.设枢密使,管理军事 |
| C.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 D.设通判,监督知州 |
史载“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一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
之虑也。”与此相符的措施是:
| A.建立中朝 | B.设三省六部 | C.设三司使 | D.设立军机处 |
按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敕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敕三、四出”,魏征拒不署敕,严辞反驳唐太宗说:“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 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由此可以看出
| A.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 B.中书省草拟的诏敕超越其部门权限 |
| C.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 D.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