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总理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是“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对于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与分歧,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这说明
A.在中苏结盟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与苏联保持高度一致 |
B.与苏联结盟,是抵抗美国对中国侵略与威胁的根本保证 |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保证 |
D.“求同存异”是我国处理与亚非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
“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这个宣言”
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 B.完善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
C.使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 | D.使首相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
下图分别反映了汉、唐、宋、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空白处应该填写()
A.三公九卿制 | B.三省六部制 |
C.二府三司制 | D.一省制 |
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英国的一艘豪华巨轮与冰山相撞而沉没的一次重大海难。当海难发生时,船上曾通过无线电发出求救信号。关于轮船及其设备说法最确切的的是
A.它是18世纪以前的轮船 |
B.它们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
C.它们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结合的成果 |
D.它们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冷战”下的世界 | B.大国博弈下的国际关系 |
C.第三世界的兴起 | D.社会主义的发展壮大 |
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网民取谐音,戏称为“围脖”。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2010年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有入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对这一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 |
B.认为网上交流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 |
C.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 |
D.没有看到问题实质在于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