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著名思想家卡尔·波普尔认为:“马克思试图用所谓‘阶级境况的逻辑’来解释工业体系的制度运行,尽管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也忽视了这种境况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来……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作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这表明
A.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持肯定态度 |
B.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 |
C.实事求是的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 |
D.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 |
大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于1930年5月19日通过霍莱—斯姆特法令,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约40%。这一法令的实施,遭到33个国家的抗议,引发了30年代的关税战。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美国转嫁危机的一种做法 | B.使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 |
C.导致国际贸易萎缩 | D.有利于迅速渡过危机 |
“幻灭是如此彻底,以致那些最抱有希望的人几乎不敢谈了。他们问那些从巴黎回来的人,这会是真的吗?和约真的像看起来那么坏吗?总统碰到什么事情了?是什么弱点和不幸,造成这样一件令人惊奇的,意料不到的出卖呢?”这里的“出卖”实际是指巴黎和会上
A.法国未能完全实现最大限度削弱德国的目的 |
B.《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进行无情的宰割 |
C.美国企图夺取世界霸权的计划遭![]() |
D.意大利的领土要求没有得到完全的满足 |
1945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对人们说:“由于这个宪章,你们实现了三十年前那个伟大政治家-伍德罗·威尔逊的理想。”这里“威尔逊的理想”是建立
A.联合国 | B.欧洲联盟 | C.北大西洋公约 | D.国际联盟 |
“生于不义,自当死于耻辱。”某政治家在巴黎和会开幕词中说。为此他提出:“烧毁柏林,吊死每个对方将领,并索要莱茵河畔的大片土地。”他最有可能是
A.克里孟梭 | B.劳合·乔治 | C.威尔逊 | D.奥兰多 |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A.挑战美国的霸权主义 | B.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 |
C.防止德国的军事进攻 | D.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