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
实验事实 |
结论 |
| A |
NH3的水溶液能导电 |
NH3是电解质 |
| B |
SO2通入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
BaSO3不溶于强酸 |
| C |
Ca(ClO)2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 |
酸性:H2CO3 >HClO |
| D |
Na2SiO3溶液中滴入盐酸,产生白色沉淀 |
非金属性:Cl>Si |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键既存在于相邻原子之间,也存在于相邻分子之间 |
| B.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
| C.化学键通常指的是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
| D.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 |
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则在1~10号元素中,满足上述关系的元素共有
| A.1对 | B.2对 | C.3对 | D.4对 |
有A、B两种元素的原子,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B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好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则A、B两种原子分别为 ()
A.碳原子,铝原子
B.氮原子,磷原子
C.硅原子,钠原子
D.氧原子,氯原子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两种粒子,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
| 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
| C.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
| D.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比它原子序数小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
在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中,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共有
| A.核电荷数为3的元素 | B.核电荷数为14的元素 |
| C.核电荷数为6的元素 | D.核电荷数为16的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