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来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主权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构是国家立法机关,独立行使立法权,并与其他两权即司法权和行政权相互制约与平衡。
——岳麓版教材《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二  英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19世纪中期,……议会选举……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岳麓版教材《政治文明历程》
美国:现代美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华盛顿之后,美国的总统选举受到政党控制,国会也形成两党对垒的局面。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岳麓版教材《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三  早在1939年10月,中国共产党就告示全国:中共的“根本主张,是要真正实现新式代议制的民主共和国”,对此,“共产党是决不放弃的”…… 1949年,历史翻到新的一页。从人民政协的召开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举行,举国上下,政通人和,民主政治开了一个好头。
——应克复《论中国现行代议制度之改革》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法、美、德四国确立的标志性事件
(2)根据材料二,以英美两国为例,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有哪些基本特征?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中国实现“新式代议制的民主”的标志是什么?除此之外,新中国还建立了哪些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英国内战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明清时期商帮的崛起,为中国的历史画卷平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没有成片的耕地,粮食产量普遍较低,粮食供应的矛盾长期存在,人们寻求“以商代耕”的出路。徽州虽“粮不足”,可物产丰富。万山丛中盛产竹木、茶叶、陶土。手工业更具特色,纸、笔、墨、砚、漆器闻名全国。不少人最初就是以贩运土特产品起步发家的。大山挡住了徽州人的道路,但这里的水路可称便捷:“上接闽广,下接苏杭”。便捷的水陆,大大刺激了徽州人经商的积极性。
——摘自《徽商网·徽商历史》
(1)根据材料试分析说明徽商诞生的原因(至少回答3点)。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材料二徽商以左儒右贾的特色而区别于其他商帮。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是其写照。徽商讲究商业道德,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徽商以勤奋和吃苦耐劳而著称,在外经营,三年一归,新婚离别,习以故常。徽商贾而好儒,与封建官僚混为一体,或相互接托。徽商以其独特的生存理念在众多商帮中异军突起。——摘自电视片《徽州》解说词
(2)从徽商的兴旺中可以得到哪些经验? (至少回答3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终清朝之世,徽商会遇到哪些发展障碍(至少回答2点)?
材料三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经典式、综合性品牌盛会,为中外客商搭建经济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安徽开放型经济发展。第一届大会于2005年在合肥召开,至2009年,已召开五届。
(3)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开发和利用好徽商遗产。

阅读下列材料:



总统

材料一:材料二:





国会



联邦法院

材料三:
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一)立法权力;(二)国家的行政权力;(三)司法权力。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哪个时期的制度?制度的具体名称是什么?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各自拥有什么权力?
(2)、哪个国家的政体是材料二的典型反映?政体名称是什么?总统、国会、联邦法院各自拥有什么权力?
(3)、根据材料三的叙述,对比两个国家的权力运作模式你有何认识?

17—19世纪,英美法德等国先后建立起近代资本主义政体,走上资本主义民主道路。请回答:
(1)列举近代四国在资本主义政体确立过程中制定的宪法或宪法性质的文献,并说明这些文件分别规定了怎样的政体?
(2)德国和其他三国的宪法或宪法性质的文件最大不同点是什么?

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雅典的民主制更是影响深远。回答:
(1)假如你是生活在民主制全盛时期看到()

A.终身制的君主 B.世袭制的君主 C.公民大会 D.民众法庭 E、五百人议事会

(2)“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解决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制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这些描述,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特点?有什么积极作用?
(3)“是通过抽签从数个部落中各选数十人组成的。每数十人为一组轮流执政,处理一些日常事务。”此段描述,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特点?有什么弊端?
(4)雅典民主制创造出了一系列民主的运作方式,请列举两项。
(5)在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雅典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在公民大会上,凡公民认为某个人的行为有损公民利益,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如写名的人数超过六千。就意味着多数通过,那个人就要被流放国外十年。概括该材料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并指出它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何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2年,梁启超说:“我们这十岁大的中华民国,虽然目前像是多灾多难,但他的禀赋原来是很雄厚的,他的环境又不是和他不适,他这几年来的发育已经可观,难道还怕他会养不活不成,养活了还怕没有出息吗?只求国民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别把志气衰颓下去,将来在全人类文化上,大事业正多着哩。”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推荐序
材料二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写到:自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初,中国的工业和农业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0%和3%左右,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6%。

说明:上图为新中国1952—1983年国民生产总值曲线图(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绘制)。
材料三下图是1950年欧洲复兴计划宣传画。下方的等式意思是:欧洲复兴计划=和平+工作。画面上有一桥梁——由与计划相关的欧洲各国的国旗组成桥梁,连接着美国和欧洲。

材料四中国、印度和某些西欧国家1980—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对中华民国前十年发展的观点,结合史实进行论证。
(2)根据材料二可知,1952—1983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整体很快,但中间也经历了几次波折。结合史实,概括中国在时期Ⅱ的经济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3)请结合史实谈一谈对这幅宣传画的寓意的理解。
(4)根据材料四概述肯尼迪对中国1980—2020年的经济发展状况的预测。简要分析其作出这样预测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