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 8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 608万人,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万人,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56。
材料2:我国未来五十年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图

材料3: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
材料4: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时期变动情况图(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

(1)材料1和材料2反映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________型,我国人口今后将维持________趋势,在此过程中将先后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大高峰。
(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材料4反映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有何变化特点?谈谈此现象产生的后果。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欣赏下列景观时,怎样才能达到最佳观赏效果?
(1)蓬莱阁“海市蜃楼”(2)钱塘江大潮(3)庐山瀑布(4)人在画中游

从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图8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9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


读图8、9,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读图回答问题。

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
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地区。在四大地区中,1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地区与_____地区。
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_____地区与____地区向____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从流入区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图2反映的是人口与环境发展的一种关系模式。读图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对“如何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读我国部分城市地理纬度与平均日照时数表和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地区
年平均日照时数
地理纬度(北纬)
南京
2 182.4
32°04′
上海
1 986.1
31°29′
重庆
1 211.3
30°40′
杭州
1 902.1
30°20′
宁波
2 019.7
29°54′
拉萨
3 005.1
29°43′


(1)描述图中年太阳总辐射量1 20千卡/平方厘米的曲线的走向特点,并分析影响因素。
(2)试绘出昆明至上海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曲线,并分析图中最低区形成的原因。

(3)图中台湾岛西侧年太阳总辐射量比东侧 ,原因是
(4)表中所列城市中 日照时数最长,原因是

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是:A ,B , C ,D
(2)属类地行星的有 (填字母)。
(3)用箭头在地球公转轨道上标出地球的公转方向。
(4)太阳系的小行星带在 (填字母)轨道之间。
(5)八大行星及小行星带绕口公转的方向具有 性,而且绕日公转轨道面儿乎在一个 上。
(6)据图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