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86年1月6日,有世界性影响的美国《时代周刊》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为首期封面人物。邓小平当选可能是基于以下原因
①他推行的改革开放的政策,在中国深得人心②他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
③他的南方谈话改变了中国                ④他在改革的同时保持了政治上的稳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社会主义研究》杂志1986年第3期载文指出:“巴黎公社基本上是按照蒲鲁东(法国小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地方自治原则和布朗基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建立起来的一个城市自治政权。”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A.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无产阶级革命
B.是真正意义的社会主义性质政权
C.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指导
D.建立了工农联盟政权

有人认为,十月革命是一场人为的“强制性”爆发的革命。下列能够作为这个结论依据的是

A.十月革命爆发前俄国已经推翻了沙皇专制
B.布尔什维克党人数较少难以发动革命
C.俄国从沙皇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过渡太快
D.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条件不足

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但是,“新和谐公社”短短几年就失败了。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新和谐公社”超越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美国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强大
C.“新和谐公社”缺乏群众基础
D.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尚未暴露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中写道:“国际政治领域的现实主义反对政治一体化,满足于现在的国际无政府状态,坚持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如果他们在理论上和政治上保持强势,世界联邦和世界政府的理想就会遥遥无期。”由此可见,保罗·肯尼迪主张()

A.实现世界政治文明一体化
B.尊重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C.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D.坚持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