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电视连续剧《大染坊》讲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描写了中国民族工业在20世纪初的艰难发展历程,从中展示了一代中国人经济强国之梦的诞生与毁灭。由此我们得出的认识是 
①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②一战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③“实业救国”的主张在当时具有爱国的进步意义 
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工业无法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雾霾”,雾和霾的组合词,常见于城市。在中国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

A.先秦儒学 B.汉代儒学 C.宋明理学 D.佛教传入

“关贸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缔约方的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这表明

A.关贸总协定未能推动贸易自由化进展
B.法制化、规范化的贸易体制急需建立
C.关贸总协定纵容了贸易保护主义
D.世界各国普遍阻挠贸易自由化进程

在2013年3月召开的欧盟春季峰会上,除英国和捷克以外的25个成员国正式签署《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稳定、协调和治理公约》,又称“财政契约”,以加强各成员国的财政纪律。这主要反映了

A.欧盟在维持经济秩序的稳定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B.欧洲一体化进程开始由经济联合过渡到政治联盟
C.欧洲在实现货币一体化进程中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D.欧盟排除内部纷争推动世界多极化稳步向前发展

下列不同历史时期结婚礼仪的场景,从社会史观的视角向世人展示了

A.社会生活变迁的见证
B.政治巨变的见证
C.率先跨入小康生活的见证
D.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见证

加州大学教授彭慕兰认为: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即“欧洲奇迹”,几乎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偶然”,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煤的广泛使用和西欧与新大陆的关系这两项“根本性的突破”,才使西欧胜出。由此可见西欧得以胜出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 B.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革命 D.中国社会制度落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