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叠氮化钠( N a N 3 )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应用研究】
(1)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 N a N 3 ,迅速分解为 N a N 2 ,反应方程式为
【制备研究】
(2)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得 N a N H 2 ,再将 N a N H 2 N 2 O 反应可生成 N a N 3 N a O H
气体 X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N a N H 3 N 2 O = N a N 3 N a O H X ,实验室检验 X 气体使用的试纸是湿润
N a 2 C O 3 质量分数测定】
工业级 N a N 3 中常含有少量的 N a 2 C O 3 ,为测定样品中 N a 2 C O 3 的质量分数设计如图装置(已知 H 2 S O 4 溶液与 N a N 3 ,反应不生成气体)。

(3)装置 A 的作用是。设计的实验步骤为:①精确称量样品,检查装置气密性;②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称量装置 C ;③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④再打开弹簧夹,;⑤再次称量装置 C 。计算碳酸钠含量至少需要测定(填数字)个数据。根据制备反应,分析工业级 N a N 3 中含有 N a 2 C O 3 的可能原因。



M

N a N 3 纯度测定】

精确称量 0 . 140 g N a N 3 样品,设计如图装置,测定其纯度。已知 2 N a N 3 3 N 2
( N a N 3 中的 N 全部转化为 N 2 ,其他产物略),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

(4)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从水准瓶注水,量气管中液面与右边液面形成高度差,做好标记,一段时间后,两边高度差(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5)使小试管中的 N a N 3 样品与 M 溶液接触的操作是
(6)使用冷水冷凝的目的是。反应前应将液面调节到量气管的"0"刻度,并使两边液面相平,反应后读数时,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7)常温下测得量气管读数为67.2 m L ( N 2 的密度为1.25 g / L ),则实验中选用的量气管规格合适的是(填字母序号)。
A. 100 mL                B. 1 L                   C. 2 L
(8)计算 N a N 3 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初中化学一些常见物质之间转化的关系图(有些反应条件已省略)。其中,A、B、X、Y均为无色气体,E、F为常见金属。已知高温下CO能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金属和CO2。请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化学式为
(2)蓝色溶液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黑色固体甲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同学们利用“硫酸、硝酸铵、氢氧化钠、碳酸钾”四种物质的溶液进行探究学习,完成下列各问:
【实验探究】
(1)A、B、C、D四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实验

写出下列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①A中的反应
②D中的反应
【挖掘实质】
下图是A组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表示为H+OH=H2O

【实践运用】
完成试验后,四组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再将废液过滤,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用无色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剂,变为红色。
(1)①溶液中的白色沉淀一定是 ,理由是
(2)废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3)为了验证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否存在,我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可能含有
②取滤液滴加
现象明显
含有该离子

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酸、碱、盐性质后,通过实验对碱的化学性质进行验证和总结,如图所示(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1)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Ca(OH)2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Ca(OH)2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红色褪去,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
(酸碱指示剂除外);
(3)丙同学根据反应③得出结论:实验室存放碱溶液时需
(4)丁同学将Na2CO3溶液加入Ca(OH)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酸碱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为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应该补充的实验操作是

下图物质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请根据叙述回答问题:(“→”表示转化关系,“—”表示反应关系)。

(1)甲为银白色金属,能与溶液A反应得到浅绿色溶液,则甲的化学式为
(2)乙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可由A、B两种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得到,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固体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C与D反应可得到B,则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E、F的物质类别相同,且E与F能反应放热,F也能与A溶液发生反应,则F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若将盛有饱和C溶液的小烧杯放入一只大烧杯中,并在大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观察到小烧杯中饱和C溶液变浑浊,则加入的物质组合可能是 (填序号)。

①氢氧化钠固体和水
②镁和稀盐酸
③硝酸铵固体和水
④氯化钠固体和水
⑤碳酸氢钠和稀盐酸

小亮在做家庭小实验时,欲探究从资料上获知的:家用发酵粉(主要成分是NaHCO3)在焙制糕点时,受热分解成Na2CO3、CO2和水而使糕点酥松多孔的原理。请你结合他的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小亮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A、B两套实验装置,装置中均为干燥的烧杯,还准备了一瓶澄清石灰水。
①你认为装置 (填序号)比较合理,在实验中烧杯内壁上可看到的现象是
②证明生成了CO2的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
(2)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 (选填Na2CO3或NaHCO3)。
(3)如果Na2CO3中混有少量的NaHCO3,欲除去其中的NaHCO3,应采取的方法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