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A装置中,燃烧停止后,红磷仍有剩余,燃烧停止的原因是 .
(2)B是改进后的装置,小试管和铜片的组合代替了燃烧匙.开始实验时,向小试管中加入90℃以上的热水后,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考虑,热水的作用是 ;
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最终约占瓶内空气总体积的 .
(3)与A相比,B装置的优点是 (答一点即可).
某同学欲用 固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 溶液 ,用于制作“叶脉书签”。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完成实验,除下列仪器外,还须用到的仪器(如图1)名称是_____。
(2)该同学称量 固体质量之前,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称量时,他把烧杯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天平平衡后,砝码的总和是 ,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 。
(3)该同学用 量筒量取实验所用的蒸馏水,读数视线如图3所示,量筒中水的实际体积为_____ ;若其他操作均正确,该同学所配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填“>”“<”或“=”) 。(水的密度为 )
(4) 溶液长时间露置于空气中会变质生成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实验室里用于盛装 溶液的试剂瓶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带磨口玻璃塞的广口瓶”或“带橡胶塞的细口瓶”)。
(5)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_____溶液。
实验室欲用 溶液制备氧气,并进行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 溶液和 制备氧气,反应速率太快。为获得平稳的气流,下列发生装置(如图1)最合适的是_____(填标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已知:用 制取氧气时,也可用铂丝代替 作催化剂。如图2中甲装置可通过铂丝的上下移动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若制备过程中体系内压强过大,则安全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此时应将铂丝抽离过氧化氢溶液,使反应停止。
(3)用图2中乙装置进行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某校初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验证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探究。请你根据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1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2)甲同学观察到实验2无明显现象,他得出结论:氢氧化钠与盐酸不发生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他改进了该实验方案: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
并振荡,再逐滴滴入稀盐酸,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无色,由此可知氢氧化钠与稀盐酸 (填“发生”或“不发生”)化学反应。
(3)小亮同学由实验2联想到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也没有明显现象,那么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本实验中忽略 溶于水)
Ⅰ.王敏同学从实验3得到的溶液中取出少量,加入试管中,滴入 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Ⅱ.为了验证 和 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晓霞同学设计了实验4图示实验方案,当观察到 现象时,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Ⅲ.通过对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探究,同学们得出保存氢氧化钠固体的方法是 。
某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B的名称: 。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所选装置中还需要改进的方法是 。
(3)实验室常用 (填药品名称)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要能达到“随开随起,随关随停”,需要选用的仪器有B和 。
(4)某同学选用B和C装置组合制取氧气,该组合的优点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操作回答有关问题。
(1)图1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
(2)图2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图3是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可观察到 (选填“a”“b”“c”)处的磷先燃烧。
(4)指出图4实验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